一、單項選擇題
1、經濟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應當繳納不同的稅款,經濟能力或支付能力強的人應該多繳納稅款,這體現了稅收的( )。
A、橫向公平
B、縱向公平
C、起點公平
D、結果公平
2、政府財政支出主要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方面,這體現了公共財政的( )。
A、法治性
B、彌補市場失效
C、提供公平服務
D、非市場營利性
3、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必須依據經國家權力機關批準的政府預算來安排財政支出,這體現了財政的( )特征。
A、非盈利性
B、法治性
C、彌補市場失效
D、提供公平服務
4、對收入和財富分配的結果進行糾正,屬于財政( )職能的范疇。
A、收入分配
B、經濟穩(wěn)定
C、經濟發(fā)展
D、資源配置
5、我國城鄉(xiāng)之間發(fā)展差距、經濟與社會之間發(fā)展差距都較大,客觀上要求財政要加大對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和教育、科技、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投入,體現了財政的( )職能。
A、收入分配
B、資源配置
C、經濟穩(wěn)定
D、宏觀調控
6、通過資源稅調節(jié)自然資源形成的級差收入,體現了財政的( )職能。
A、收入分配
B、資源配置
C、經濟穩(wěn)定
D、宏觀調控
7、首次提出公共物品概念的經濟學家是( )。
A、亞當·斯密
B、大衛(wèi)·李嘉圖
C、保羅·薩繆爾森
D、理查德·馬斯格雷夫
8、關于公共物品及其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主要特征
B、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出了通過市場機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潛在困難
C、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同時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那類物品
D、若是由于個人沒有付費而阻止他的消費,則違反了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準則
9、傳統(tǒng)的公共物品理論認為,公共物品供給的資金提供者是( )。
A、私人企業(yè)
B、居民家庭
C、政府
D、慈善機構
10、在公共物品的融資方式中,可能導致公共物品供給的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平衡的是( )。
A、強制融資
B、政府融資
C、聯合融資
D、私人融資
獲取更多初級經濟師師備考資料、講義課程、考前試卷等,加入初級經濟師考試學習群:853532125,更有專業(yè)老師協(xié)助報名。
初級經濟師考試《公路+經濟基礎》在線題庫 |
|
初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經濟基礎》在線題庫 |
|
初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經濟基礎》在線題庫 |
11、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結構的核心是公共物品的( )。
A、決策制度
B、融資制度
C、生產制度
D、受益分配制度
12、公共物品具有消費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理性的個人在消費時傾向于由他人付費而自己坐享其成。這種現象稱為( )。
A、消費擁擠
B、免費搭車
C、逆向選擇
D、生產者付費
13、現代財政制度的基礎是( )。
A、現代貨幣發(fā)行制度
B、現代政府預算制度
C、現代稅收制度
D、現代金融機構制度
14、根據亞當·斯密的供求規(guī)律,當需求大于供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價格下降
B、收益外溢
C、生產低迷
D、庫存減少
15、當出現負的外部效應時( )。
A、生產者的收益外溢
B、受損者得到補償
C、消費就會出現不足
D、生產就會出現過度
二、多項選擇題
1、社會公共需要是相對于私人個別需要而言的,它的特征包括( )。
A、是社會公眾在生產、生活、工作中共同的需要
B、社會成員的享用所得與付出代價不一定呈對稱性
C、社會成員享用社會公共需要要通過納稅、付費等形式付出代價
D、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是公民和政府的共同責任
E、是每一個社會成員有差別地共同享有的需要
2、財政配置社會資源的機制和手段主要有( )。
A、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
B、通過政府直接投資引導和調節(jié)社會投資方向,提高社會整體投資效率
C、明確市場與政府對社會收入分配的范圍和界限
D、發(fā)揮財政轉移支付作用
E、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
3、財政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的目標主要包括( )。
A、充分就業(yè)
B、物價穩(wěn)定
C、經濟增長
D、國際收支平衡
E、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
4、關于財政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財政是與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相適應的
B、財政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C、財政具有法治性特征
D、財政具有營利性特征
E、財政具有資源配置、收入分配、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
5、財政履行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xié)調配合,推動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
B、通過稅收優(yōu)惠政策增加私人投資,保持經濟增長
C、對畢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提供貸款貼息,提高社會就業(yè)水平
D、加大對低碳環(huán)保企業(yè)的財政投入,支持經濟發(fā)展轉型
E、在通貨膨脹時期,政府大量購置辦公設備
6、下列物品或服務中,屬于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有( )。
A、蘋果
B、洗牙
C、國防
D、公共圖書館
E、電動車
7、公共物品最典型的生產方式有( )。
A、政府生產
B、合同外包
C、合同委托
D、特許經營
E、聯合生產
8、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 )。
A、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劃分
B、加強并規(guī)范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
C、完善中央與地方支出責任劃分
D、加快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E、將更多支出責任交給基層政府承擔
9、深化稅制改革的目標取向主要有( )。
A、優(yōu)化稅制結構
B、完善調節(jié)功能
C、穩(wěn)定宏觀稅負
D、推進依法治稅
E、提高中央稅比重
10、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 )。
A、自然壟斷
B、免費搭車
C、外部效應和公共物品
D、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
E、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經濟波動
11、根據亞當·斯密的供求規(guī)律,當供給大于需求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庫存增加
B、庫存減少
C、價格下降
D、生產低迷
E、生產增長
12、公共物品的融資方式包括( )。
A、政府融資
B、私人融資
C、聯合融資
D、直接融資
E、間接融資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