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基礎類型
(一)樁箱(筏)復合基礎
采用摩擦群樁與箱基(或筏基)共同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基礎,稱之為箱樁(或筏樁)基礎。它具備兩種基礎的功能,是復合式基礎。
豎向荷載主要由樁承擔,樁與箱基底板(或筏板)的嵌固,應符合樁與承臺連接的要求。
(二)沉井基礎
(三)地下連續(xù)墻
基坑開挖施工時,地下連續(xù)墻可作為支護結構,施工后也可作為承重結構,支承上部荷載。
地下連續(xù)墻適用于各種土質和各種場地,施工時無振動,無噪聲,不必放坡,不必支撐;特別是在建筑物擁擠地區(qū)。
二、樁與樁基礎分類
(一)樁的作用
通常,樁的作用有以下幾種:
(1) 把上部結構的垂直荷載和水平荷載傳到地基中的持力層,同時又是抗地震液化的重要措施。
(2) 抵抗上拔力和傾覆力。
(3) 對打入樁(預制樁)可通過打樁振動樁體排土,擠密松軟的地基土。
(4) 可以控制沉降
(5) 提高機器設備基礎下的地基剛度。
(6) 樁基深入橋墩沖刷線以下,提高安全度。
(二)樁基礎分類及構造
1.樁的分類
根據(jù)樁的受力、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多種類型,見圖18-56。
根據(jù)樁的受力情況,可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如圖18-57所示。
摩擦型樁分為摩擦樁和端承摩擦樁,摩擦樁是指在豎向極限荷載作用下,樁頂荷載全部由樁周阻力承受的樁,而樁頂荷載主要由樁周阻力承受的樁稱為端承摩擦樁。設置于深厚的軟弱土層中,無較硬的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或樁端持力層雖然較堅硬但樁的長徑比l/d很大的樁,可視為摩擦樁。
端承型樁分為端承樁和摩擦端承樁。端承樁是指在豎向極限荷載作用下,樁頂荷載全部由樁端阻力承受的樁。而樁頂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受的樁稱為摩擦端承樁。
一般長徑比l/d<10,樁身穿越軟弱土層,樁端位于密實砂層、碎石類土層、中等風化及微風化巖層中的樁,均可視為端承樁。
2.樁基設計應符合的規(guī)定。
(1)所有樁基均應進行承載力和樁身強度計算。對預制樁,尚應進行運輸、吊裝和錘擊等過程中的強度和抗裂驗算;
(2)樁基礎沉降驗算應符合《地基規(guī)范》相關規(guī)定;
(3)樁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的有關規(guī)定;
(4)樁基宜選用中、低壓縮性土層作樁端持力層;
(5)同一結構單元內(nèi)的樁基,不宜選用壓縮性差異較大的土層作樁端持力層,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樁和部分端承樁;
(6)由于欠固結軟土、濕陷性土和場地填土的固結,場地大面積堆載、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引起樁周的沉降大于樁的沉降時,應考慮樁側負摩擦力對樁基承載力和沉降的影響;
(7)對位于坡地、岸邊的樁基,應進行樁基的整體穩(wěn)定驗算。樁基應與邊坡工程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步設計;
(8)巖溶地區(qū)的樁基,當巖溶上覆土層的穩(wěn)定性有保證,且樁端持力層承載力及厚度滿足要求,可利用上履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當必須采用嵌巖樁時,應對巖溶進行施工勘察;
3.樁和樁基的構造應符合的規(guī)定
(4)布置樁位對宜使樁基承載力合力點與豎向永久荷載合力作用點重合;
(5)設計使用年限不小于50年時,非腐蝕環(huán)境中預制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C30,預應力樁不應低于C40,灌注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于C40;
(6)樁身混凝土的材料、最小水泥用量、水灰比、抗?jié)B等級等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 50046)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 50476)的有關規(guī)定;
。 。 。 |
結構工程師考試知多少?搶先領取資料慢慢看! |
。 。 。 | |||
一鍵領取學習資料 | |||||
加群即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