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ublic class Test{
2) int m,n;
3) public Test() {}
4) public Test(int a) {m=a;}
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6) Test t1,t2;
7) int j,k;
8) j=0;k=0;
9) t1=new Test();
10) t2=new Test(j,k);
11) }
12)}
A.第3行
B.第5行
C.第6行
D.第10行
答案:D
(34)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在監(jiān)控臺上每隔一秒鐘顯示一個字符串“Hello”,能夠填寫在程序中下劃線位
置,使程序完整并能正確運行的語句是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t=new Test();
Thread tt=new Thread(t);
tt.start();
}
public void run(){
for(;;){
try{
;
}catch( e){}
System.put.println("Hello");
}
}
}
A. sleep(1000)
InterruptedException
B. sleep(1000)
InterruptedException
C. Thread.sleep(1000)
RuntimeException
D. Thread.sleep(1000)
InterruptedException
答案:D
(35)閱讀下列代碼后
public class Person{
int arr[]=new int[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arr[1]);
}
}
正確的說法是
A. 編譯時將產(chǎn)生錯誤
B. 編譯時正確,運行時將產(chǎn)生錯誤
C. 輸出零
D. 輸出空
答案:A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請將每空的正確答案寫在【1】至【20】序號的橫線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1)某二叉樹中度為2的結(jié)點有18個,則該二叉樹中有 【1】 個葉子結(jié)點。 答案:19
(2)在面向?qū)ο蠓椒ㄖ,類的實例稱為 【2】 。 答案:對象
(3)診斷和改正程序中錯誤的工作通常稱為 【3】 。 答案:調(diào)試或程序調(diào)試或軟件調(diào)試或Debug(英文字母大小寫均可)或調(diào)試程序或調(diào)試軟件
(4)在關系數(shù)據(jù)庫中,把數(shù)據(jù)表示成二維表,每一個二維表稱為 【4】 。 答案:關系或關系表
(5)問題處理方案的正確而完整的描述稱為 【5】 。 答案:算法或程序或流程圖
(6)面向?qū)ο蟮恼Z言將客觀世界都看成由各種對象組成,共同特征和行為的對象組成類,類是變量和 【6】 的集合體。 答案:方法
(7)Java源文件中最多只能有一個 【7】 類,其它類的個數(shù)不限。 答案:public
(8)在Java中所實現(xiàn)的多維數(shù)組,實際上是由一維數(shù)組構(gòu)成的 【8】 。 答案:數(shù)組的數(shù)組
(9)StringBuffer類提供 【9】 字符串對象的表示。 答案:可變或可編輯
(10)每個Applet程序必須有一個類是 【10】 類的子類。 答案:Applet
(11)線程在生命期中要經(jīng)歷5種狀態(tài),分別是新建狀態(tài)、可運行狀態(tài)、運行狀態(tài)、 【11】 狀態(tài)和終止狀態(tài)。 答案:阻塞
(12)FileInputStream是字節(jié)流;BufferedWriter是字符流;ObjectOutputStream是 【12】 。 答案:對象流或?qū)ο筝敵隽?/P>
(13)break語句最常見的用法是在switch語句中,通過break語句退出switch語句,使程序從整個switch 語句后面的 【13】 開始執(zhí)行。 答案:第一條語句
(14)請閱讀下列程序代碼,然后將程序的執(zhí)行結(jié)果補充完整。
public class throwsException {
static void Proc(int sel)
throws ArithmeticException,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In Situation"+sel);
if(sel==0){
System.out.println("no Exception caught");
return;
}else if(sel==1){
int iArray[]=new int[4];
iArray[1]=3;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Proc(0);
Proc(1);
}catch(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Catch"+e);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in Proc finally");
}
}
執(zhí)行結(jié)果:
In.Situation()
no Exception caught
【14】
in Proc finally
答案:In Situation 1
(15)當使用Thread t=new Thread(r)創(chuàng)建一個線程時,表達式:r instanceof Thread的值為 【15】 。 答案:false
2006年4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JAVA筆試試題及答案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結(jié)構(gòu)化程序設計方法的是(D)
A.自頂向下
B.逐步求精
C.模塊化
D.可復用
(2)兩個或兩個以上模塊之間關聯(lián)的緊密程度稱為(A)
A.耦合度
B.內(nèi)聚度
C.復雜度
D.數(shù)據(jù)傳輸特性
(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D)
A.軟件測試應該由程序開發(fā)者來完成
B.程序經(jīng)調(diào)試后一般不需要再測試
C.軟件維護只包括對程序代碼的維護
D.以上三種說法都不對
(4)按照“后進先出”原則組織數(shù)據(jù)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