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行準備工作,布設(shè)經(jīng)緯儀導(dǎo)線和水準路線,計算出待貫通兩點A、B點的平面坐標;(1分)
(2)計算巷道中心線的坐標方位角,進而計算A、B處的指向角; (2分)
(3)計算巷道傾角(由A、B高差和水平距離確定) (3分)
(4)分別在A、B兩點安置經(jīng)緯儀,按指向角給出巷道中線,按傾角用水準儀給出腰線
37.什么是偶然誤差,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偶然誤差是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量進行了n次觀測,如果誤差出現(xiàn)的大小和符號均不一定,則這種誤差稱為偶然誤差。(3分)
主要包括:(1)有界性;(2)對稱性;(3)抵償性;(4)密集性。 (5分,答對2項即可得全部分
38.簡述角度觀測時,用盤左盤右取中數(shù)的方法可以消除哪些誤差?
可以消除的誤差包括:視準軸不垂直于水平軸的誤差,橫軸不水平的誤差,照準部偏心誤差,豎盤指標差。(答一項得2分,答對3項即可得滿分)
39.已知A、B兩點的坐標為 XA=1011.358m, YA=1185.395m;點B的坐標為XB=883.122m, YB=1284.855m。在AB線段的延長線上定出一點C,BC間的距離DBC=50.000m,計算C點的坐標。
解:△XAB = XB – XA = -128.236m, △YAB = YB– YA =99.46m (2分)
可以計算出AB邊的方位角αAB為:142 °12′10″ (6分)
(可通過不同方法計算,如先計算象限角,再計算方位角)
C在AB延長線上,故αAB = αBC = 142 °12′10″
△XBC = DBC * cosαBC = -39.509; △YBC = DBC * sinαBC = 30.643
C點的坐標為:X = 843.613; Y = 1315.498
40.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段距離測量了五次,各次長度分別為:121.314m, 121.330m, 121.320m, 121.327m, 121.335m。試求:(1)該距離算術(shù)平均值;(2)距離觀測值的中誤差;(3)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4)距離的相對誤差。
解:
(1) 算術(shù)平均值 L = 121.325m (2分)
(2) 觀測值的中誤差 m = ±[ [vv]/(n-1) ]1/2 = ± 0.0083m (5分)
(3) 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 mL= ±[ [vv]/n*(n-1) ] 1/2= ±0.0037m (8分)
距離的相對誤差為:mL /L = 1:32685 (10分
41. 結(jié)合水平角和垂直角測量的要求,論述光學經(jīng)緯儀的構(gòu)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根據(jù)水平角測量原理,要測量水平角,要求儀器必須具有一個水平刻度盤和在刻度盤上的指標,同時要有能夠瞄準遠方目標的望遠鏡,能夠進行對中操作的配件和能夠進行整平使水平度盤水平的裝置。根據(jù)垂直角測量要求,要求還具有垂直度盤(2分)。結(jié)合以上要求,經(jīng)緯儀主要由照準部、水平度盤和基座三部分組成。 (4分)。照準部包括望遠鏡、豎盤和水準器,用來進行儀器整平、垂直角測量和瞄準遠方目標以進行讀數(shù);(6分)。水平度盤主要用于水平角測量時作為讀數(shù)基準;(8分)
基座是儀器的底座,用于將三腳架和儀器連接在一起,并進行對中。(10分)
七、實踐操作題
42.說明用水準儀進行等外水準測量時的一個測站上的操作步驟(雙面尺法)與高差計算方法。
答:(1)在測站上安置水準儀,使離前后尺距離盡可能相等,整平。 (1分)
(2)瞄準后視尺黑面,精平后讀數(shù),再瞄準后視尺紅面讀數(shù),計算看是否滿足限差要求;若不滿足則重新測量,獲得滿足要求的黑紅面讀數(shù) ; (4分)
(3)瞄準前視尺黑面,精平后讀數(shù),再瞄準前視尺紅面讀數(shù),計算看是否滿足限差要求;若不滿足則重新測量,獲得滿足要求的黑紅面讀數(shù); (7分)
(4)分別由黑面和紅面計算高差,進行限差比較,若不滿足則重新測量,若滿足則取二者平均值作為最終高差 (10分)
2019年結(jié)構(gòu)工程師考試題庫—網(wǎng)校課程 | ||
考試題庫 | 2019年一級結(jié)構(gòu)工程師考試題庫 | 在線做題 |
網(wǎng)校課程 |
2019年結(jié)構(gòu)工程師精講班+?荚囶}班+專業(yè)基礎(chǔ)考題預(yù)測班+歷年真題解析 |
在線試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