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前期和場地設計
241.山地建房時,為防山洪危害,要靠修建排洪溝,攔洪壩
242.面積較大,地勢較平坦的地段,多用暗溝排水
場地排水方式,建構筑物比較分散的場地多用明溝排水
建構筑物標高變化比較多的地段,多用明溝
道路標高高于建筑物標高的地段,多用明溝
243.室外管線亞熱帶地區(qū)不需要專門規(guī)范及標準設計
244.供水管材一般不用工程塑料管
245.膨脹土地區(qū)管線布置應避免埋深、依據(jù)山勢布置、采用管溝敷設是應避開暗流地帶、建筑物四周不應作明溝排水
246.蒸汽管或熱水管可架空敷設,地溝敷設,不可與煤氣管共架敷設,不應直埋
247.直埋電纜與建筑關系不允許埋入散水,且距建筑物散水0.5M凈距
248.地下電纜可與道路交叉布置,但電纜中心線至路面最小垂直凈距應為1M
249.污水在下,給水次之,煤氣在上,電力、電訊依次靠近建筑,彼此錯開
250.公園游人集中場所范圍內不宜選用大規(guī)格的苗木
251.綠地率指居住區(qū)內公共綠地、專用綠地、宅旁綠地和道路綠地四種綠地,不包括屋頂、曬臺等人工綠地
252.土方工程系統(tǒng)圖,‘+’表示填方,‘-’表示挖方,中間無符號表示不需工程挖填土方量,屬施工待整平區(qū)
253.表示道路橫拱排水應在路面之上畫箭頭
254.對車流量較多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紅線大于70M
距人行道、引橋道、地鐵出入口大于5M
距公交站臺大于10M
距中小學、公園、殘疾建筑大于20M
當基地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連接
255.在大城市車輛較多的主干道,靠近交叉路口附近設置公交中途站,一般應設在交叉路口100米以外處
256.不允許突入道路紅線的建筑突出物有:
臺階、平臺、窗臺
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礎
除基地內連接城市管線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線
257.有人行道的
2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
2.5米以上活動遮陽,人行道減1米,≤3米
3.5米以上陽臺、凸形封閉窗、雨蓬、挑檐≤1米
5.0米以上雨蓬、挑檐,人行道減1米,≤3米
258.無人行道的
2.5米以上窗扇、窗罩,0.4米
5.0米以上雨蓬、挑檐,≤1米
259.地下建筑物距離用地紅線應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不得小于5米
260.場地雨水暗溝的坡度大于0.4%;明溝的坡度大于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