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在居住區(qū)內各項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標中,小區(qū)中的住宅用地應為( )。
A.50%、60%
B.55%~65%
C.70%~80%
D.75%~85%
答案:B
解析:[解答] 見《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3.0.2.2條,表3.0.2。
7. 在基本建設項目的建設準備階段, “七通一平”的場地條件一般是指( )。 Ⅰ.道路;Ⅱ.車通;Ⅲ.集中供熱;Ⅳ.供煤氣;Ⅴ.給水;Ⅵ.排水;Ⅶ.電力;Ⅷ.電話;Ⅸ.場地平整
A.Ⅰ、Ⅱ、Ⅲ、Ⅴ、Ⅵ、Ⅶ、Ⅷ、Ⅸ
B.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C.Ⅰ、Ⅲ、Ⅳ、Ⅴ、Ⅵ、Ⅶ、Ⅷ、Ⅸ
D.Ⅰ、Ⅱ、Ⅳ、Ⅴ、Ⅵ、Ⅶ、Ⅷ、Ⅸ
答案:C
解析:[解答] 建設準備階段需要完成的“七通一平”的場地條件一般是指:(1)給水;(2)排水;(3)電力;(4)電話;(5)道路;(6)集中供熱;(7)供煤氣;(8)場地平整,“七通一平”。其中,給水、電力、道路和場地平整是最基本的施工條件,又稱“三通一平”。
8. 空氣溫度是在( )條件下測得的。
A.空氣溫度是用濕球溫度計在暴露于空氣中但又不受太陽直接輻射處測得
B.空氣溫度是用干球溫度計在暴露于空氣中但又不受太陽直接輻射處測得
C.空氣溫度是用濕球溫度計在太陽直接輻射處測得
D.空氣溫度是用干球溫度計在太陽直接輻射處測得
答案:B
解析:[解答] 空氣溫度是用干球溫度計在暴露于空氣中但又不受太陽直接輻射處測得。
9. 下列有關多層車庫的描述,( )項不妥。
A.因多層車庫進出車輛頻繁,庫址應選在城市干道旁
B.不宜靠近醫(yī)院、學校、住宅等建筑
C.應考慮一定的室外用地作停車、調車和修車用
D.多層車庫體量大,設計時要考慮到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
答案:A
解析:[解答]
多層車庫選址要求:多層車庫進出車輛頻繁,庫址宜選在道路暢通、交通方便的地方,但須避免直接建在城市交通干道旁和主要道路交叉口處。多層車庫是消防重點部門之一,并有噪聲干擾,須按現(xiàn)行防火規(guī)范與周圍建筑保持一定的消防距離和衛(wèi)生間距,尤其不宜靠近醫(yī)院、學院、住宅等建筑。
10.設置在沿街建筑中的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其間距不宜大于( )。
A.80m
B.100m
C.120m
D.160m
答案:A
解析:[解答]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第5.2.1條規(guī)定,沿街建筑應設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
11.下列關于院落式組團綠地面積計算起止界線的說法,( )有誤。
A.綠地邊界距宅間路、組團路和小區(qū)路路邊1.5m
B.當小區(qū)路有人行便道時,算到人行便道邊
C.臨城市道路、居住區(qū)級道路時算到道路紅線
D.距房屋墻腳1.5m
答案:A
解析:[解答] 《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 50180-93)(2002年版)第11.0.2.4條中對院落式組團綠地面積計算的起止界線的規(guī)定是:綠地邊界距宅間路、組團路和小區(qū)路路邊1.0m;當小區(qū)路有人行便道時,算到人行便道邊;臨城市道路、居住區(qū)級道路時算到道路紅線;距房屋墻腳1.5m;對其他圍墻算到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