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12高考作文點評:由果溯因法審讀材料
題目簡析
自2005年起,重慶市高考語文作文一直采取命題作文或話題作文的形式。今年是多年以來再度出現(xiàn)材料作文,有點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高考作文命題,首要原則就是公平,不能讓人押中題,變換命題形式也是命題人員對付應試師生常用的一招。其次,總用一種命題形式,也不利于考生全面提升作文能力,而適當變換命題形式,可以讓考生多訓練各種作文題型,不至于為應付考試而只練一種題型而限制了考生的思維發(fā)展。
材料作文的寫作,關鍵是審讀材料,理解材料含義。審讀材料,可以多方切入。因為材料是多義的,這就為考生找到了合適的切入點提供了方便。世界上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審讀本則材料就可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工人被救,是因為那個門衛(wèi),門衛(wèi)之所以會去尋找他是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每天早上向我問好并下午跟我道別的人”。抓住了這個條理,該則材料的審讀角度就明晰了。考試用書
1.回報的角度。有付出就會有收獲。那個工人簡單的問候,也許是出于習慣,但不管怎樣,就是這簡單的問好救了他的命。
2.習慣的角度。門衛(wèi)習慣了那位工人每天的問好,而突然有一天沒有了這種問候,不習慣了,就有尋找那位工人的結果。好習慣讓人受益,自然,辯證地說,壞習慣也讓人受傷。(重慶市合川云門中學 羅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