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浙江高考 >> 浙江高考地理模擬題 >> 2017年浙江高考地理綜合提升復習(一)

      2017年浙江高考地理綜合提升復習(一)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6-12-23  【

      一 、單項選擇題

      在風力較小、逆溫、相對濕度較低的情況下,隨著懸浮顆粒物的增多而導致大氣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現(xiàn)象叫霾。圖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數(shù)變化圖,讀圖完成1-2題。

      2017年高考地理專題訓練:大氣專題二

      1.以下關(guān)于霾的時空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異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兩省市

      2.造成河北霾日數(shù)季節(jié)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數(shù)少

      B.夏季多大風,霾日數(shù)多

      C.秋季晴朗天氣多,霾日數(shù)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數(shù)多

      下圖為“某地區(qū)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陰影部分為陸地),據(jù)此回答3-4題。

      2017年高考地理專題訓練:大氣專題二
       
       
       
       
       
       
       
       
       
       
       
       
       
       
       
       
       
       
       
       
       
       
       
       
       

       

       

       

       

       

       

       

       

       

       

       

       

       

       

       

      3.影響圖中M、N兩處等溫線發(fā)生明顯彎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海陸分布,緯度位置

      B.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

      C.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

      D.洋流,地形

      4.N地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下表A、B兩地終年盛行西風且緯度相當,分析兩地的氣候資料,完成5-7題。

      月份

      氣溫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地

      氣溫(℃)

      13.6

      14.3

      12.1

      10.1

      8.8

      6.7

      6.8

      7.8

      9.6

      11.6

      13.6

      13.4

      降水(mm)

      90.1

      93.3

      98.9

      143.3

      234.1

      234.8

      228.7

      208.5

      145.9

      120.9

      119.1

      103.1

      B地

      氣溫(℃)

      17.5

      15.7

      13.5

      8.9

      5.1

      1.6

      1.4

      3.2

      5.9

      9.6

      13.6

      16.3

      降水(mm)

      17.5

      19.1

      23.1

      15.2

      22.3

      18.6

      17.4

      14.1

      11.3

      13.9

      12.9

      14.1

      5.根據(jù)表中資料推斷A地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A.溫帶荒漠 B.亞寒帶針葉林 C.溫帶落葉闊葉林 D.溫帶草原

      6.下列有關(guān)A與B地氣候特點的比較,正確的是

      A.氣溫日較差:A地小于B地 B.兩地年降水量夏季最大

      C.年平均氣溫:A地小于B地 D.氣溫年較差:A地大于B地

      7.在A地最適宜發(fā)展的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是

      A.旱作農(nóng)業(yè) B.灌溉農(nóng)業(yè) C.季風水田農(nóng)業(yè) D.乳畜業(yè)

      小編推薦:2017年全國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基礎(chǔ)練習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數(shù)學綜合提升訓練匯總

      2017年高考英語(全國)綜合提升測試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綜合提升復習測試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化學鞏固復習匯總

      8.下圖是某日08時和20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由08時到20時,圖中

      2017年高考地理專題訓練:大氣專題二

      A.①地風向偏北,風力逐漸減弱 B.②地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持續(xù)晴朗

      C.低氣壓中心向東北方向移動并增強 D.氣旋中心附近暖鋒移動快于冷鋒

      下圖為“1月與7月北半球世界主要氣壓場分布疊加圖”,讀圖完成9-10題。

      湖北省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解析】

      9.圖示氣壓場的分布規(guī)律是

      A.1月份,甲、丁、戊三個高氣壓場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

      B.7月份,丁、戊兩個高氣壓場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

      C.7月份,副熱帶高氣壓帶被乙氣壓場切斷

      D.甲、戊兩個氣壓場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出現(xiàn)

      10.氣壓場對世界氣候的影響是

      A.受高壓的影響,氣候一定炎熱干燥

      B.戊東部大陸沿岸夏季炎熱干燥,丁西部大陸沿岸夏季炎熱多雨

      C.在乙氣壓場的影響下,青藏高原比同緯度地區(qū)多對流雨

      D.甲、乙兩個氣壓場勢力的此消彼長影響著我國主要雨帶的位置

      圖乙是圖甲中比拉姆的氣溫、降水量統(tǒng)計資料圖。讀圖,完成11-12題。

      2017年高考地理專題訓練:大氣專題二

      圖甲            圖乙

      11.比拉姆每年有兩個相對多雨期和兩個相對少雨期,其影響因素是

      A.地勢 B.洋流 C.人類活動 D.太陽直射點移動

      12.由比拉姆向北,隨著緯度的升高,多雨期與少雨期的變化是

      A.兩個多雨期的時間間隔變長 B.兩個少雨期時間間隔變長

      C.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一個少雨期 D.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兩個少雨期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

      13.下圖為2001年4月6日17時某區(qū)域地面天氣圖,虛線范圍內(nèi)為圖示天氣系統(tǒng)引發(fā)的某種氣象災(zāi)害實時分布圖。此前圖示區(qū)域大部分地區(qū)表土解凍,地表干燥。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2017年高考地理專題訓練:大氣專題二

      (1)描述圖示區(qū)域氣壓分布特點。

      (2)判斷該氣象災(zāi)害種類,分析其形成的天氣條件。

      14.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高考資源網(wǎng)(ks5u.com),中國最大的高考網(wǎng)站,您身邊的高考專家。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河流域面積較現(xiàn)在大很多,是祁連山北麓的兩大水渠。

      材料二:相關(guān)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是中國黃土地區(qū)粉塵堆積的主要物源區(qū),并且兩者均來自于祁連山北麓高山作用(風化剝蝕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質(zhì)。

      (1)說明祁連山北麓的沙土被搬運到黃土高原的過程。

      (2)賀蘭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著100多個鹽湖,是我國西北鹽區(qū)的一部分。簡述該區(qū)域多鹽湖的自然原因。

      (3)黃土土質(zhì)疏松,易發(fā)生水土流失。你認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對黃河下游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

      一 、選擇題

      1.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讀圖分析能力,橫軸代表月份(季節(jié)),縱軸為出現(xiàn)霾的日數(shù),對照圖例可直接判斷。正確答案選C。

      2. 【答案】D【解析】圖中顯示河北省霾日數(shù)冬季多,與冬季燃煤取暖有關(guān)。春秋季人為排放少,且多大風, 霾日數(shù)少。正確答案選D。

      3. 【答案】D

      4. 【答案】C

      【解析】由經(jīng)緯度可知,該地位于北大西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cè)。M處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N處受斯堪的納維 亞山脈影響。N地受西風及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5. 【答案】C

      【解析】氣候判斷——以溫定帶,以水定型,根據(jù)A、B地氣溫和降水量特點——最低氣溫在

      0℃以上,降水量較大,受西風帶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對應(yīng)的溫帶落葉闊葉林。選C。

      6. 【答案】A

      【解析】根據(jù)上表的氣溫和降水量數(shù)據(jù),B地降水量均勻,A地降水量夏季多,排除B;根據(jù)A地和B地氣溫的比較,年平均氣溫A地大于B地,且氣溫年較差A(yù)地大于B地,排除C、D;表中,A地降水量大,而B地降水量小,A地水汽多于B地,故A地的大氣削弱作用和大氣保溫作用強,故溫差小,選A。

      7. 【答案】D【解析】據(jù)(1)題,A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量大,陰雨為主。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故選D。而A、B項適合在降水量小的地區(qū),故溫帶大陸性氣候,C項適合在在季風氣候區(qū)。

      8. 【答案】C

      考點:氣壓系統(tǒng)與天氣.

      【解析】在等壓線圖上,風力大小取決于等壓線的疏密程度;在氣旋控制下,盛行上升氣流,易形成降水;在反氣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暖鋒(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狀況.

      9.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氣壓中心分布。北半球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則1月亞歐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大西洋上形成冰島低壓;7月亞歐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使高壓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大西洋上形成亞速爾高壓;故C項正確。

      10.【答案】 B

      【解析】A項若受冬季冷高壓影響則寒冷干燥;故A項錯誤。B項戊氣壓場東部大陸沿岸為北美洲西岸,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正確;丁氣壓場西部大陸沿岸為北美洲東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正確。故選B項。

      11. 【答案】D

      【解析】比拉姆位于非洲中部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每年太陽直射赤道附近的一段時期,赤道低氣壓帶在此影響較強,對流運動最為明顯,這個時期降水也比較多。這樣的時期一年有兩個,也就形成了兩個多雨期,還有兩個相對少雨期。

      12. 【答案】C

      【解析】由比拉姆向北,兩個多雨期的間隔會變短,直至最后變成一個多雨期,一個少雨期。比如向北是熱帶草原氣候區(qū),一年有干濕兩季。

      二 、非選擇題(填空、簡答、綜合、材料閱讀)

      13.【答案】(1)西南和東南部氣壓高,有高壓中心,等壓線稀疏,氣壓梯度小;中部偏北氣壓低,有低壓中心,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大。

      (2)沙塵暴。天氣條件: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fā)加強、地表干燥,沙源豐富;冷鋒鋒前暖氣團干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勢力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偏西風風力強勁,形成大范圍沙塵暴。

      【解析】本題以區(qū)域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為載體,旨在考查鋒面氣旋示意圖中等壓線的判讀及氣象災(zāi)害類型的判讀、成因的分析等。

      第(1)題,圖示氣壓分布的描述,要體現(xiàn)出高低氣壓中心的分布位置,不同位置等壓線的疏密情況等。第(2)題,氣象災(zāi)害種類的判斷,結(jié)合圖示區(qū)域所處的位置——我國北方地區(qū),題干中的時間信息——4月份,春季,大致判斷出災(zāi)害的種類為沙塵暴。結(jié)合沙塵暴的形成條件進 行分析,如豐富的沙源——物質(zhì)條件;強勁的風力、上升的氣流——動力條件等。

      【拓展】沙塵暴的成因分析:(1)有利于產(chǎn)生大風或強風的天氣形勢,有利的沙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氣不穩(wěn)定條件是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形成的主要原因。(2)強風是沙塵暴產(chǎn)生的動力,沙.塵源是沙塵暴的物質(zhì)基礎(chǔ),不穩(wěn)定的熱力條件有利于風力加大.強對流發(fā)展,從而夾帶更多的沙塵,并卷揚得更高。(3)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氣變暖,氣溫回升,是沙塵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氣背景。

      14.【答案】(1)祁連山北麓的碎屑物質(zhì)被河流(石羊河和弱水河)搬運至下游地區(qū)(阿拉善高原)(2分)沉積形成大面積的沖積扇和洪積平原(2分);并通過西北風(沙塵暴)將粉塵繼續(xù)向東(東南)方向搬運(2分) 途中受太行山,秦嶺等山脈的阻擋,大量的粉塵被沉積在黃土高原(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2)該湖區(qū)位于大陸內(nèi)部的干旱與半干旱地區(qū)(或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年降水量少;(2分)地處內(nèi)流區(qū),河流徑流量小,入湖水量少;(2分) 太陽輻射強(光照強,日照時間長),故蒸發(fā)量大; 多大風天氣,多風加劇淡水蒸發(fā)。

      (3)利大于弊(2分)

      理由:黃河下游泥沙大量沉積,形成沿岸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2分)為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了廣闊的耕地和肥沃的土壤(2分)

      或者弊大于利(2分)

      理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導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土壤肥力下降,(2分) 使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2分)旱澇頻發(fā),影響了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guān)推薦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