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新領導剛剛到任,就有人在底下評頭品足,這是很不禮貌的。( )
解析 評頭品足: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jié)上多方挑剔。用作貶
答案 √
2.外交部長王毅在講到南海問題時,不拿稿子,侃侃而談。( )
解析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用作褒義。
答案 √
3.一旦新的董事會選出繼任者,格林斯潘便將功成身退。( )
解析 功成身退: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隱退,不再復出。褒義詞。
答案 √
4.他的文章錯誤百出,觀點又是形而上學的,真是不刊之論。( )
解析 不刊之論: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形容言論確當,無懈可擊。褒義詞。
答案 ×
5.不少同學寫作文時不注意卷面整潔,又文不加點,怎能獲得高分?( )
解析 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褒義詞。
答案 ×
6.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讀后讓人嘆為觀止,連聲叫好。( )
解析 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答案 √
7.見了倒地的老人不去救助的風氣已蔚然成風,這樣的社會很可怕。( )
解析 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fā)展、盛行,形成風氣。用于褒義。
×
8.在記者招待會上,他從容應答,巧言令色,博得了陣陣掌聲。( )
解析 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來討好別人,也指討好別人的花言巧語和偽善態(tài)度。用作貶義。
答案 ×
9.他埋頭苦讀,每天做大量的習題,長此以往一定會考入理想的大學。( )
解析 長此以往:老是這樣下去(多就不好的情況而言)。
答案 ×
10.頤指氣使的領導者,是不受歡迎的。( )
解析 頤指氣使: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氣發(fā)聲來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隨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氣。含貶義。
答案 √
11.讀一本書必須吸取精華,千萬別干買櫝還珠的蠢事。( )
解析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答案 √
12.一些領導惡意扭曲民主“集中制”,只要“集中”,不要“民主”,“買官賣官”者如蟻附膻,沆瀣一氣,形成朋黨,對抗正義,讓人無法監(jiān)督,不敢監(jiān)督。( )
解析 如蟻附膻:像螞蟻附著在有膻味的東西上,形容許多人紛紛追求某種惡劣的事物或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答案 √
13.每個人都會死,但死有所不同。我情愿為人民的利益而死,這死得其所。( )
解析 死得其所:死得有意義、有價值。褒義詞。
答案 √
14.網(wǎng)絡文學走過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為準主流文學之勢,但相對于純文學而言,它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
解析 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經(jīng)顯露出來的一小部分。含貶義。
答案 ×
15.看著老同學走過來,他虎視眈眈,熱情地迎上去。( )
解析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多含貶義?梢杂糜趥人、集團、國家,也可以用于動物。
答案 ×
16.他的功績,永載史冊,罄竹難書。( )
解析 罄竹難書:形容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貶義詞。
答案 ×
17.年輕的科學家們以移天易( )
解析 移天易日:比喻野心家篡奪政權。貶義詞。
答案 ×
18.不講原則,不分是非,一團和氣,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團結的。( )
解析 一團和氣:原指和藹可親,現(xiàn)多指態(tài)度溫和而缺乏原則。用作貶義。
答案 √
19.這句話傳揚開去,一時哄動了眾多不頂禮膜拜。( )
解析 頂禮膜拜:形容對人特別崇敬(多用于貶義)。
答案 √
20.那些人就喜歡做長篇大論的講話,這既浪費自己的時間,又浪費別人的時間。( )
解析 長篇大論:滔滔不絕的言論或篇幅冗長的文章。多用作貶義。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