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16·武漢市武昌區(qū)調(diào)研)生命科學實驗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需采用相應的科學方法。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研究細胞有絲分裂的周期——假說演繹法
B.研究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數(shù)學模型構建法
C.赫爾希和蔡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同位素標記法
D.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類比推理法
答案 C
解析 研究細胞有絲分裂的周期可采用同位素標記法并結合實驗觀察,并沒有利用假說演繹法,A項錯誤;制作DNA分子雙螺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構建法,B項錯誤;赫爾希和蔡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利用了同位素標記法,C項正確;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采用了假說演繹法,D項錯誤。
9.(2016·武漢市武昌區(qū)調(diào)研)下列各項實驗中所用的試劑,作用相同的是( )
A.“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和“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實驗中,蒸餾水的作用
B.“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實驗中,酒精的作用
C.“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zhì)”實驗中,CuSO4的作用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實驗中,鹽酸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制備細胞膜實驗中蒸餾水的作用是使細胞吸水脹破,而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實驗中蒸餾水可以保持細胞的活性,A項錯誤;脂肪檢測過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B項錯誤;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實驗用的是新制氫氧化銅,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zhì)用的是銅離子,C項錯誤;“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用到鹽酸的作用是使細胞分離開來,“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實驗中,鹽酸的作用都是使細胞相互分離,D項正確。
10.(2016·懷化市二模)下列有關科學家的實驗研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倜系聽栯s交實驗中的測交是提出假說的基礎
、诳茖W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
、劭茖W家用18O標記同一組的CO2和H2O證明了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中的O來自H2O
④科學家借助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基因在染色體上”必然是正確的
、菰谔骄窟z傳物質(zhì)的實驗中,離體細菌轉(zhuǎn)化實驗對DNA和蛋白質(zhì)等大分子進行了分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④
答案 B
解析、倜系聽栯s交實驗中,測交是用于驗證假說的,①錯誤;②赫爾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最終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②正確;③科學家用18O分別標記CO2或H2O證明了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中的O來自H2O,③錯誤;④科學家借助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基因在染色體上”不一定正確,④錯誤;⑤在探究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中,艾弗里的離體細菌轉(zhuǎn)化實驗對DNA和蛋白質(zhì)等大分子進行了分離,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⑤正確。
11.(2016·江西省八所重點中學盟校,模擬)下列關于生物科學研究方法和生物實驗操作的敘述中,表述完全準確的一組是( )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同位素標記法
、谀柛C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類比推理法
③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某種群數(shù)量變化規(guī)律——模型建構法
、茉凇坝^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鹽酸用于加速健那綠進入細胞,并將DNA染色
、菰凇吧锝M織中蛋白質(zhì)的檢測”實驗中,NaOH用于營造堿性環(huán)境
⑥利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微生物時,需先將樣液搖勻,再滴加到計數(shù)室,最后蓋上蓋玻片。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研究光合作用產(chǎn)物中氧氣的來源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都用到了同位素標記法,①正確;②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采用了假說演繹法,②錯誤;③DNA的雙螺旋結構利用了構建了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利用了構建數(shù)學模型的方法,③正確;④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鹽酸的作用: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甲基綠吡羅紅)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zhì)中的DNA與蛋白質(zhì)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進而有利于甲基綠對DNA進行染色,④錯誤;⑤在“生物組織中蛋白質(zhì)的檢測”實驗中,NaOH用于營造堿性環(huán)境,⑤正確;⑥使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時,先放置蓋玻片,然后使培養(yǎng)液從邊緣處自行滲入計數(shù)室,⑥錯誤。
12.(2016·贛中南五校二模)下列關于酒精在生物實驗中的相關應用,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使用蘇丹Ⅲ鑒定脂肪的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實驗材料上的浮色
B.無水酒精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C.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用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檢驗酒精會變成灰綠色
D.在觀察DNA和RNA分布的實驗中,可用酒精來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答案 D
解析 在使用蘇丹Ⅲ鑒定脂肪的實驗中,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實驗材料上的浮色,A項正確;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所以無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B項正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溶液能與酒精反應變成灰綠色,C項正確;在觀察細胞內(nèi)DNA和RNA分布的實驗中,可使用鹽酸而不是酒精來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D項錯誤。
13.如圖是以洋蔥為實驗材料的實驗現(xiàn)象或結果。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進行的質(zhì)壁分離實驗現(xiàn)象,實驗時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紅墨水的0.3 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圖中A、C兩處的顏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有同學用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進行圖1所示實驗,為清晰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需對光學顯微鏡的光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是利用洋蔥根尖進行的有絲分裂實驗現(xiàn)象,細胞D與E的染色體數(shù)之比為________,核DNA數(shù)之比為________。
(3)圖3是分離洋蔥綠葉中色素得到的濾紙條,由該結果可知洋蔥綠葉中________。(多選)
A.色素的種類
B.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對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對含量
D.各種色素的顏色
(4)實驗表明,植物葉片上氣孔的開閉(如圖4)與保衛(wèi)細胞中脫落酸(ABA)的含量密切相關,ABA具有明顯促進更多氣孔關閉的作用。為驗證ABA可導致更多的氣孔關閉,請完成實驗。
①制片:取菠菜葉,用鑷子剝?nèi)”砥ぃ谳d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將表皮展平放入清水中,________,制成臨時裝片。
、阽R檢:將制成的臨時裝片置于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
、厶幚恚航又鴮⑸鲜雠R時裝片蓋玻片的一側滴上________,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
④鏡檢:將步驟③制得的臨時裝片再置于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和記錄。
a.預測兩次鏡檢觀察結果的不同之處是第二次鏡檢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低倍鏡下找到一個氣孔,換高倍鏡觀察該氣孔關閉時保衛(wèi)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如何操作?不考慮視野變暗,請寫出簡要步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紅色 紫色 縮小光圈
(2)1∶2 1∶1
(3)ABCD
(4)①蓋上蓋玻片、圻m宜濃度的ABA溶液、躠.葉片上氣孔關閉的數(shù)目比第一次明顯增多 b.將它移到視野正中央,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換高倍物鏡,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解析 (1)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后,A處為外界溶液,顯示紅色,C處是紫色大液泡;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的細胞液顏色較淺,需調(diào)低亮度,應該縮小光圈。(2)E時期為有絲分裂后期,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故D與E的染色體數(shù)之比為1∶2,核DNA數(shù)目相同。(3)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擴散得越快,在濾紙條上離濾液細線越遠;色素含量越高,色素帶越寬;每條色素帶代表一種色素,根據(jù)色素帶可知色素種類。(4)ABA具有明顯促進更多氣孔關閉的作用,ABA作用一段時間后,會觀察到葉片上更多的氣孔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