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組加點詞語注音正確的一組 ( C )
A. 佇立(zhù) 挑剔(tì) 伉儷(kànglì) 慰藉( jiè )
B. 暮靄( ǎi ) 溘然( kè ) 追溯 ( shù ) 稗官( bài )
C. 塵滓( zǐ) 裊裊(niǎo) 妍媸(yánchī) 福祉 ( zhǐ )
D. 干癟(biē) 千載難逢(zǎi) 應(yīng)屆(yīng) 應(yīng)運而生(yìng)
答案:剔(tī);溯 ( sù ) ; 癟(biě)
2、 下列詞語書寫有一個錯字的一組 ( B )
A. 風燭殘年 風雨不蝕 幻化無方 羞窘
B. 超凡脫俗 禮上往來 斬釘截鐵 唐突
C.虛實相生 邂詬 目不遐接 纏綿
D.心心相映 鑒誡 云云眾生 思辯
答案:A全對,上—尚;詬-逅;遐-暇;誡-戒(告誡、規(guī)戒、勸誡都是兩寫;“引以為戒”一寫。辯-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1)我愛啜飲苦汁,在 了人生中的各種飲料之后,我獨愛它那種淡淡的小苦。
(2)老子其實已將道說的明明白白:道即非唯心,也非唯物;或既是唯心,又是唯物。二者是不能人為地被 開的。
(3)我是一個愚庸的俗子,雖然有過羨道慕佛的念頭,內(nèi)心里卻沒有真正 過什么。
A.嘗遍 分裂 信服 B.嘗試 割裂 信服
C.嘗試 分裂 信仰 D.嘗遍 割裂 信仰
答案: D (嘗遍:品嘗遍了/嘗試:試驗;分裂:使整體的事物分開/割裂:把不應(yīng)當分割的東西(多指抽象的東西)分割開;信仰:對某人或主張、主義、宗教極度相信和尊敬/信服:相信并佩服。)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朱镕基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說“給我留一口棺材”,這說明他在反腐敗問題上已經(jīng)是破釜沉舟的了。
B.四書也好,《紅樓夢》也罷,本來只是幾本書,卻硬要把整個大千世界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會因此得益。
C.美英聯(lián)軍狂轟亂炸,十萬大軍直逼巴格達,使得伊拉克窮兵黷武,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D.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慘烈圖景震驚了我們,也驚醒了我們:我們的金融體系真的就是那么固若金湯嗎?
答案:C(使用全部武力,任意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指美國可以,指伊拉克則不恰當)
5.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樹林終歸是自然的兒子,不管春秋寒暑,它依舊有它的那一份天真與可愛,誰也偷它不得。
B.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連續(xù)四年空缺的局面終于結(jié)束了。蔣錫夔院士和談國楨教授領(lǐng)導的課題小組為此獲得了此項殊榮。
C.悲哀和喜悅同樣是真實的情感,悲劇和喜劇同樣是描寫人所面臨的處境,從別人可笑的災禍中尋找樂趣,與從一些沉重的災難中提煉快感并沒有什么差別。
D.賺錢以及把錢花出去所獲得的,有時只是一種方便,而非幸福。
答案:B(兩個句子的前后因果關(guān)系弄顛倒了,刪去“為此”)
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
這片叢林,自是不再寂寞了。除了 ,還有 ;除了 ,還有 。
、倬G色的葉子 ②花色的衣裳
③女人的談話聲與孩子的歡笑聲 ④春天的鳥語聲與秋天的蟬鳴聲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答案:C ( ①注意句式的對稱;②聲對聲,色對色;③先自然,后人的活動)
7.下列詞語中加下劃線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
A. 累lěi 牽累 累贅 果實累累 危如累卵
B. 血xuè 血泊 血性 嘔心瀝血 血氣方剛
C. 曲qū 曲折 曲譜 曲徑通幽 曲盡其妙
D .模mó 模擬 模樣 模棱兩可 模糊不清
答案:B ( A. "累贅、果實累累"讀"léi";C. "曲譜"讀"qǔ";D"模樣"讀"mú"。此題考查對多音字的識記。識記多音字主要應(yīng)掌握"音隨義轉(zhuǎn)"的規(guī)律,在理解詞義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方能事半功倍。另外,有些多音字,只有個別詞讀音不同,則可以單拿出來作重點突破,比如:"模",只有"模樣、模子、模板、模具、裝模作樣"幾個詞讀"mú",就可以死記硬背,再用排除法,則所有的問題都可得到解決。)
8.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 鑒別 郊外餞別 見證 諫諍事實
B. 腹瀉 泄露機密 猥褻 威脅利誘
C. 退化 蛻化變質(zhì) 涂墻 奮發(fā)圖強
D. 焦躁 不驕不躁 嘔歌 金毆無缺
答案:D ("嘔"應(yīng)為"謳"。此題既考查學生識記漢字字形的能力,又考查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題中有幾個較為生僻的詞,可能有一定的干擾性。但是心理過硬的考生若能堅持看到最后,就會發(fā)現(xiàn)"金毆無缺"中的"毆"是"甌"之誤,義為國土完整。)
9.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①張總工程師在 極端困難的下,也沒有放棄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工作。
②從他那斯文的氣質(zhì)和文雅的談吐中,不難判斷他是一個知識 的人。
、弁蹙珠L只是隨便地在下級送來的文件上畫了個圈,并未寫任何 。
A .境遇 淵博 評語 B. 處境 廣博 評語
C. 境遇 廣博 批語 D. 處境 淵博 批語
答案:D ("境遇"指"境況和遭遇",多指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內(nèi)的情況;"處境"指"所處的境地",指的是某一時間點的情況;從語境看,"(即使)在……下",應(yīng)該指的是某一特定的艱難時刻;故選"處境"。"廣博"只強調(diào)知識面廣,"淵博"還有學識深的意思;從語境看"斯文氣質(zhì)、文雅談吐",則應(yīng)是一個"有功底的,學識深厚"的人,故選"淵博"。"評語"側(cè)重"評價","批語"側(cè)重"批復",領(lǐng)導對下級送來的文件,應(yīng)是"批復",故選"批語"。另外,既是文件,就不存在"評"的問題。)
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自從美國決定用武力解決伊拉克問題后,不安全感就彌漫在中東國家,使人們心有余悸。
B.對“學術(shù)腐敗”現(xiàn)象要嚴肅處理,但對這一現(xiàn)象的嚴重程度不可危言聳聽,不能把一般的學風問題與學術(shù)腐敗混為一談。
C.中國加入WTO,為改革開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給許多部門帶來了危機,這是不容置喙的。
D.張局長非常氣憤,對他們嚴厲斥責道:"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杯弓蛇影,無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實。"
答案:B (A項"心有余悸"只能用于事情已經(jīng)過去,而語境中"武力解決伊拉克問題"還只是做出決定,并未成為現(xiàn)實。C項"不容置喙"是不容許插嘴的意思,此處應(yīng)用"不容置疑";D項"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此處應(yīng)用"捕風捉影"!颈妫骸榜斎寺犅劇迸c“聳人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