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1全是紅眼,F(xiàn)1雌雄自由交配所得F2中紅眼雌果蠅121只,紅眼雄果蠅60只,白眼雌果蠅0只,白眼雄果蠅59只。則F2代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
A.卵細胞:R∶r=1∶1 精子:R∶r=3∶1
B.卵細胞:R∶r=3∶1 精子:R∶r=3∶1
C.卵細胞:R∶r=1∶1 精子:R∶r=1∶1
D.卵細胞:R∶r=3∶1 精子:R∶r=1∶1
解析:由題意可知,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XrY,F(xiàn)1代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XRY。 F1雌雄自由交配得F2,F(xiàn)2代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XRXr、XRY、XrY,且比例為1∶1∶1∶1。 由F2的基因型及比例可以看出,卵細胞中R∶r=3∶1 ,精子中R∶r=1∶1 。
答案:D
2.某雌(XX)雄(XY)異株植物,其葉型有闊葉和窄葉兩種類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F(xiàn)有三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雜交 組合 |
親代表現(xiàn)型 |
子代表現(xiàn)型及株數(shù)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闊葉 |
闊葉 |
闊葉234 |
闊葉119、 窄葉122 |
2 |
窄葉 |
闊葉 |
闊葉83、 窄葉78 |
闊葉79、 窄葉80 |
3 |
闊葉 |
窄葉 |
闊葉131 |
窄葉127 |
3.下列有關表格數(shù)據(jù)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僅根據(jù)第2組實驗,無法判斷兩種葉型的顯隱性關系
B.根據(jù)第1組或第3組實驗可以確定控制葉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用第2組的子代闊葉雌株與闊葉雄株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
D.用第1組子代的闊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后代窄葉植株占1/2
解析:根據(jù)第1組實驗可以確定控制葉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闊葉為顯性,窄葉為隱性,因此第1組組合的基因型為XAY和 XAXa(假設闊葉基因為A,窄葉基因為a),第2組組合的基因型為XaY和 XAXa,第3組組合的基因型為XAY和 XaXa,因此用第2組的子代闊葉雌株(XAXa)與闊葉雄株(XAY)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用第1組子代的闊葉雌株(XAXA 和XAXa)與窄葉雄株(XaY)雜交,后代窄葉植株占1/4。
答案:D
4.某同學養(yǎng)了一只黃底黑斑貓。寵物醫(yī)生告訴他,貓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XX為雌性,XY為雄性),b控制黃毛性狀,B和b同時存在時毛色表現(xiàn)為黃底黑斑。若該同學選擇一只黃貓與自己養(yǎng)的黃底黑斑貓配種,產下的小貓毛色和性別可能是( )
A.黃底黑斑雌貓、黃色雌貓或雄貓、黑色雄貓
B.黑色雌貓、黃色雌貓或雄貓
C.黃底黑斑貓或雄貓、黃色雄貓
D.黃底黑斑雌貓或雄貓
解析:因貓為XY型性別決定方式,控制毛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且基因B與b為共顯性關系,則黃貓(XbY)與黃底黑斑貓(XBXb)交配,子代應為黃底黑斑雌貓(XBXb)∶黃色雌貓(XbXb)∶黑色雄貓(XBY)∶黃色雄貓(XbY)=1∶1∶1∶1。
答案:A
5.對于人類的某種遺傳病,在被調查的若干家庭中發(fā)病情況如下表。據(jù)此所作推斷,最符合遺傳基本規(guī)律的一項是( )
類別 |
Ⅰ |
Ⅱ |
Ⅲ |
Ⅳ |
父親 |
+ |
- |
+ |
- |
母親 |
- |
+ |
+ |
- |
兒子 |
+ |
+ |
+ |
+ |
女兒 |
+ |
- |
+ |
- |
注:每類家庭人數(shù)150~200人,表中“+”為發(fā)現(xiàn)該病癥表現(xiàn)者,“-”為正常表現(xiàn)者。
A.第Ⅰ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第Ⅱ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第Ⅲ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
D.第Ⅳ類調查結果說明,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病
解析:在第Ⅰ類調查中,母親正常而兒子患病,因此,這種病不可能屬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第Ⅱ類調查的結果,不能確定此病的遺傳方式,如XbXb(母親患病)×XBY(父親正常)→XbY(兒子患病)、XBXb(女兒正常);第Ⅲ類調查結果,不能確定此病遺傳方式的顯、隱性,如:AA×AA→AA;第Ⅳ類調查發(fā)現(xiàn),父母表現(xiàn)正常,但生出患病的后代,此病一定屬于隱性遺傳。
答案:D
6.人類的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母親為攜帶者,父親色盲,生下4個孩子,其中一個正常,2個為攜帶者,一個色盲,他們的性別是( )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兩女兩男 D.三男一女或兩男兩女
解析:由題意可知母親的基因型為XBXb,父親的為XbY,由此可推斷出后代中兒女的性狀及基因型,攜帶者一定是女兒,但色盲患者可能是兒子也可能是女兒,所以選C。
答案:C
7.將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標記的精原細胞,放在只含31P的原料中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該細胞所產生的四個精子中,含31P和32P標記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別是 ( )
A.50%、50% B.50%、100%
C.100%、50% D.100%、100%
解析:精原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標記,在減數(shù)分裂的間期,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復制的結果是形成一條鏈含32P、一條鏈含31P的DNA分子,因此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每個精子中的兩個DNA分子中,每個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32P、一條鏈含31P。
答案:D
8.已知某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5.8%,其中一條鏈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2.9%和17.1%,則在它的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
( )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解析:由于整個DNA分子中G+C=35.8%,則每條鏈中G+C=35.8%,A+T=64.2%;由于其中一條鏈中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2.9%和17.1%,由此可以求出該鏈中,G=18.7%,A=31.3%,則其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1.3%和18.7%。
答案:B
9.利用同位素作為示蹤元素,標記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蹤物質運行和變化過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標記法。下列各項中所選擇使用的同位素及相關結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同位素 |
應用 |
A. |
35S |
標記噬菌體,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
B. |
15N |
標記DNA分子,證明DNA分子半保留復制方式 |
C. |
14C |
標記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 |
D. |
18O |
分別標記CO2和水,證明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于水 |
解析:證明DNA是遺傳物質時用32P標記噬菌體,因為DNA中含有P元素,而不含有S元素,蛋白質含有S元素。
答案:A
10.某科學家做“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時,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某個噬菌體和細菌的有關結構或物質(如下表所示)。產生的n個子代噬菌體與親代噬菌體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
噬菌體 |
細菌 | |
DNA或脫氧核苷酸 |
32P標記 |
31P標記 |
蛋白質或氨基酸 |
32S標記 |
35S標記 |
(1)子代噬菌體的DNA應含有表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各有________個和________個。
(2)子代噬菌體中,只含32P的有___個;只含31P的有________個;同時含有32P、31P的有________個。
(3)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分子中都沒有____元素,由此說明_____;子代噬菌體蛋白質都含有__元素,這是因為____。
解析:由于細菌細胞中核苷酸含31P,而噬菌體核酸中含32P,細菌氨基酸含35S,噬菌體蛋白質含32S,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其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只有DNA侵入,合成子代噬菌體所需的原料均來自宿主細胞,因此,每個噬菌體侵染細菌所形成的子代噬菌體的DNA中,只有2個含親代噬菌體的DNA模板鏈,其余均只含31P,而蛋白質外殼應全是由細菌提供的原料構建的,即全含35S。
答案:(1)31P 32P n 2(或32P 31P 2 n)
(2)0 n-2 2 (3)32S 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內 35S 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是以細菌內35S標記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的
高考指導:2020年高考難度大不大?如何備考? 熱點:學歷提升報名指導,低分上大學、3+2專本套讀進入考試網(wǎng)升學歷交流群811430100咨詢老師報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