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高考政治基礎總復習(四)
1.[2016·課標Ⅲ,38(3),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青蒿素治療瘧疾新方法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培養(yǎng)的科學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
瘧疾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頑疾,困擾了人類幾千年。20世紀60年代末,治療瘧疾的常用藥物——氯喹或奎寧的藥效已經減弱,瘧疾的發(fā)病率再次升高。為了找到新型抗瘧藥物,中國政府啟動了研制治療瘧疾藥物的“523項目”,中醫(yī)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為組長的科研組參加研究工作。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屠呦呦小組與全國7個省市、30多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協(xié)同合作,經過數百次試驗、無數次失敗,并從《肘后備急方》等傳統(tǒng)中草藥文獻中獲得靈感、汲取智慧,最終使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了療效高的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
屠呦呦說,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是中醫(y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它屬于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屬于中國科學家群體。用現代科學手段不斷認識中醫(yī)藥,是我們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責任。
在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為什么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請列舉兩條理由。
B卷 地方卷
2.(2016·北京文綜,25)“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一件經歷過戰(zhàn)爭的鐵器,訴說著推動歷史前進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一副古舊的畫卷,描繪出凄清荒涼的六朝時景,令后人觸目傷懷……文物是無言的百科全書,承載著珍貴的歷史信息。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給文物保護部門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谑峭苿游覀兾幕聵I(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③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苣軌蚴箛艺紦澜缥幕l(fā)展的制高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江蘇單科,22,2分)2014年“十一”黃金周,全國電影票房達到驚人的10.7億元。同時,電影品質進一步提升,主流價值觀得到了廣泛傳播。材料表明( )
A.文化市場越繁榮越要加強管理
B.市場化才能提高電影產品質量
C.經典文化才是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文化
D.電影產業(yè)發(fā)展注重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tǒng)一
4.(2014·山東文綜,30,4分)某地政府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著力推進文化禮堂建設,設立學習講堂、民風廊、勵志廊等,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促進了農村文化從單純娛樂向更高精神層面的躍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強大力量。該地的成功經驗表明,新農村文化建設要( )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農村通俗文化
B.承襲農村傳統(tǒng)習俗,提高農民道德修養(yǎng)
C.積極發(fā)展文化產業(yè),保障農民文化權益
D.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5.(2013·安徽文綜,8,4分)古人以“桑梓”代表故鄉(xiāng),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見古人對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何等親切,它們能夠把周圍的事物倫理化。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必須尊重和認同傳統(tǒng)文化
B.認識世界要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前提
C.要增強文化建設的自覺性
D.要發(fā)揮意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作用
6.[2015·廣東文綜,37(2),12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要實施這一基本方略,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fā),建設和發(fā)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中社會主義文化的相關知識,談談我國法治文化建設應具有的“中國特色”。
7.[2014·四川文綜,14(2),12分]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四川省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但文化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發(fā)展還不平衡,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來,四川省立足本省實際,借鑒國內外經驗,堅持經濟發(fā)展的工作重心不動搖,以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為目標,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建設文化強省;開展“科學發(fā)展”“感恩奮進”專題教育、道德模范評選等活動,弘揚主旋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建成公共圖書館188個,文化館(站、室)等十萬余個,形成全國網點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挖掘紅色文化、民族風情等資源、發(fā)展特色文化產業(yè),文化產業(yè)連續(xù)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區(qū)文化中心、農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臺,讓老百姓自我參與、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據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