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河南省洛陽市統(tǒng)一考試)某研究小組用番茄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實驗。結合所給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一:探究單株番茄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結果如圖甲所示。與M點相比,N點限制單株番茄光合作用強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甲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栽培農作物時要注意______________。
(2)A點時葉肉細胞中形成NADPH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氧的轉移途徑是________。
(3)據圖分析,溫室栽培該植物,為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應控制的最低溫度為________。
(4)圖乙中,________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兩倍。
解析:(1)從圖甲可知,與M點相比,N點種植密度較大,因此會影響單株番茄的光照強度,同時也會影響通風即影響二氧化碳的濃度,即N點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從圖分析可知,密度過大,單株番茄的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因此要注意合理密植。(2)圖乙中A點時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為0,即此時凈光合速率為0,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形成NADPH。有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先進入丙酮酸,然后在第二階段再進入二氧化碳中。(3)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所需的最低溫度是達到最大凈光合速率的最低溫度,從圖乙可知,為20℃。(4)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二倍的點應是凈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即兩條曲線的交點,對應B、D點。
答案:(1)光照強度 二氧化碳濃度 合理密植 (2)類囊體薄膜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3)20℃ (4)B、D
2.(2016·陜西省六校適應性訓練)圖甲為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示意圖,圖乙表示圖甲中Na+內流引起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的機制。請回答下列問題。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發(fā)生必須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圖甲中,神經遞質儲存在突觸小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突觸前膜將神經遞質分泌到突觸間隙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性;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Na+內流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3)圖甲中的Na+內流是指圖乙中Na+______________(填“由A側進入B側”或“由B側進入A側”)。圖乙中失活關閉狀態(tài)的Na+通道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進入開放激活狀態(tài)。由圖乙可知,神經元的細胞膜主要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來實現(xiàn)動作電位的產生。
解析:(1)反射發(fā)生必須具備的條件: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條件的刺激。(2)在突觸小體中,神經遞質儲存在突觸小泡內。突觸前膜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神經遞質,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突觸后膜能識別神經遞質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3)神經細胞靜息時,膜電位為外正內負,圖乙中A側為正電位,B側為負電位,故Na+內流是指圖乙中Na+由A側進人B側。據圖分析可知,失活關閉狀態(tài)的Na+通道不能直接進入開放激活狀態(tài)。由圖乙可知,神經元的細胞膜主要通過Na+通道的開放和關閉來實現(xiàn)動作電位的產生。
答案:(1)完整的反射弧一定條件的刺激
(2)突觸小泡 流動 信息交流
(3)由A側進入B側 不能 Na+通道的開放和關閉(Na+通道的失活和復活,合理即可)
3.(2016·云南省昆明市雙基測試)亨廷頓氏舞蹈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是一種家族性遺傳病。如圖為某家族關于亨廷頓氏舞蹈癥的遺傳系譜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亨廷頓氏舞蹈癥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圖中Ⅲ-8、Ⅲ-9是孿生兄弟,則一般認為發(fā)育成兩兄弟的受精卵內的遺傳物質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Ⅲ-8的基因型與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假如Ⅲ-8與一正常女子結婚,其后代患病的概率為________%。
解析:(1)由Ⅰ-1、Ⅰ-2患病,生出的Ⅱ—5為女性且不患病可以判斷,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2)Ⅲ-8、Ⅲ-9是孿生兄弟,但兩人一個表現(xiàn)為患病,一個表現(xiàn)為正常,故一般認為發(fā)育成兩兄弟的受精卵內的遺傳物質不同。由Ⅱ-3正常,Ⅱ-4患病可以推出,Ⅲ-8的基因型為Aa;由Ⅱ-6患病,Ⅱ-7正?梢酝瞥,Ⅲ-10的基因型為Aa,故Ⅲ-8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3)Ⅲ-8與一正常女子(aa)結婚,其后代基因型為1/2 Aa、1/2 aa,患病的概率為50%。
答案:(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Aa Aa
(2)不同 100 (3)50
4.(2016·山東省濰坊市期末統(tǒng)考)生物浮床技術是以浮床作為載體,把某些水生植物種植到水面,達到凈化水質、防治水華的效果。請回答:
(1)某池塘N、P含量過高,到春季由于________變得適宜,使各種浮游藻類的數(shù)量以________型曲線增長而形成水華。隨著水華形成,導致大量水生動植物死亡,使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穩(wěn)定性降低。
(2)生物浮床技術的應用,使該池塘植物的空間結構在________方向復雜化。由于浮床植物和浮游藻類之間存在對________和水體中________的競爭,從而抑制了水華的發(fā)生。
(3)生物浮床技術應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定期回收浮床并更新水生植物,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促進物質循環(huán)。
(4)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應用生物浮床技術是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流向浮床植物,抑制水華發(fā)生。
解析:(1)池塘中N、P含量過高,到春季由于溫度適宜,空間有限,水體中各種浮游藻類的數(shù)量以“S”型曲線形式增長而引起水華。隨著水華的形成,導致水體中大量水生動植物死亡,生物種類減少,營養(yǎng)結構變得簡單,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降低。(2)群落的結構包括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生物浮床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都變得復雜。浮床植物和浮游藻類競爭陽光和水體中的礦質營養(yǎng)(如N、P),從而抑制了水華的發(fā)生。(3)移除水體中富集的N、P等元素要定期回收浮床并更新水生植物,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4)應用生物浮床技術是要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部分能量流向浮床植物,抑制水華發(fā)生。
答案:(1)溫度 “S” 抵抗力
(2)垂直和水平 光能 N、P等無機鹽
(3)移除水體中富集的N、P等元素
(4)能量流動關系
相關推薦:2017年全國高考各科目模擬試題備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