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材料
1.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
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
(節(jié)選自蕭統(tǒng)《掖陶淵明集業(yè)序》)
2.蕭統(tǒng)主持編纂的詩文總集是什么?
3.用原文中的詞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淵明的原因,不超過10個字。
二、名著閱讀題
4.下列有關(guān)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A.《三國演義》中,曹操年輕的時候,有人預言他能夠安定天下;許劭卻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后沒有惱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來到了周公館,當年的周樸園為了迎娶有錢有門第的小姐蘩漪,趕走了她和剛出生三天的嬰兒。
C.《歐也妮•葛朗臺》中歐也妮請求臨終的父親祝福自己,父親卻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邊”向他交賬。這個情節(jié)入木三分地刻畫出老葛朗臺的守財奴形象。
D.《邊城》中的船總有兩個兒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麗得很,茶峒人拙于贊揚這種美
麗,便為他取個諢名叫“岳云”。
E.《老人與海》中的圣地亞哥晦氣到家了,就連船帆都像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幟。不過,他是一位失敗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戰(zhàn)的強者。
5.簡答題
(1)“若問渠儂多少恨,數(shù)完庭榭墮飄花。一聲你好香消散,別院笙簫月影斜!边@首詩末兩句寫了《紅樓夢》中哪兩件事?前一件事發(fā)生在大觀園中什么地方?
(2)魯迅的《藥》中,花白胡子等人說夏瑜“發(fā)了瘋了”;夏四奶奶大聲說道:“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請簡要分析他們對于夏瑜態(tài)度的異同。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
鋪排典故雖然不是中國舊詩先天不足而帶來的胎里病,但是從它的歷史看來,可以說是它后天失調(diào)而經(jīng)常發(fā)作的老毛病。從六朝到清代這個長時期里,詩歌愈來愈變成社交的必需品,賀喜吊喪,迎來送往,都用得著。就是一位大詩人也未必有那許多真實的情感和新鮮的思想來滿足“應酬”、“應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懶取巧,羅列些典故來敷衍搪塞。在舊社會里,政治的壓迫和禮教的束縛剝奪了詩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寫的自由。譬如他對國事朝局的憤慨、在戀愛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繞個彎,借古典來傳述;明明是時事,偏說“詠史”,明明是新愁,偏說“古意”,甚至還利用“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借“古意”的形式來起“詠史”的作用,更害得讀者猜測個不休。還有藝術(shù)上的原因,詩人要使語言有色澤、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讀者對詩的內(nèi)容作更多的尋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幾,陳設些古玩書畫。不過,對一切點綴品的愛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為主,好好一個家陳列得像古董鋪子兼寄售商店。
(選自錢鐘書《宋詩選注》,有刪改)
6.文中所說中國舊詩“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請加以概括。
7.請具體解釋“反客為主”在文中的意思。
8.請結(jié)合材料,從藝術(shù)上分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用典的效果。
參考答案
一、閱讀材料,完成
1.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2.《文選》(或《昭明文選》)
3.文章不群,大賢篤志。(前一點也可答“辭采精拔”,后一點也可答“與道污隆”。)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4.BD
5.(1)黛玉辭世 寶玉、寶釵成親 瀟湘館
(2)同:都認為革命有罪。異:看客們嘲笑憤怒,夏四奶奶痛苦傷心。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6.古代詩人為應酬濫用典故;政治壓迫和禮教束縛迫使詩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詩人為追求藝術(shù)感染力而過度用典。
7.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達的內(nèi)容!胺纯蜑橹鳌,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響了內(nèi)容的表達。
8.這首詞的用典形成了特殊的藝術(shù)效果。(就增加內(nèi)容深度、使語言富有暗示力、引導讀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談看法,且能正確舉例) 這首詞用典過多,減弱了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就晦澀費解、賣弄學問等方面談看法,且能正確舉例) 也可兼談上述兩方面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