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生物模擬題 >> 湖北高考生物復習精選:《DNA分子的結構、復制》

      湖北高考生物復習精選:《DNA分子的結構、復制》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5-10-04  【

        1.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每個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種脫氧核苷酸

        B.一個DNA分子中的堿基、磷酸、脫氧核苷酸、脫氧核糖的數(shù)目是相等的

        C.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著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

        D.雙鏈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個腺嘌呤,就一定同時含有40個胸腺嘧啶

        解析 在DNA分子長鏈中間的氧核糖均連接一個堿基和兩個磷酸基團,鏈端的脫氧核糖只連接一個堿基和一個磷酸基團。答案 2.已知病毒的核酸有雙鏈DNA、單鏈DNA、雙鏈RNA、單鏈RNA四種類型,F(xiàn)發(fā)現(xiàn)一種新病毒,要確定其核酸屬于哪一種類型,應該(  )A.分析堿基類型,確定堿基比例

        B.分析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確定五碳糖類型

        C.分析堿基類型,確定五碳糖類型

        D.分析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確定堿基類型

        解析 DNA的堿基組成是A、T、G、C,RNA的堿基組成是A、U、G、C;含T的一定是DNA,含U的一定是RNA;雙鏈DNA的堿基A=T,G=C;雙鏈RNA的堿基A=U,G=C;單鏈DNA和單鏈RNA的堿基沒有一定的比例。

        答案 A

        3.對某一噬菌體的DNA用32P標記,對細菌的氨基酸用15N標記,讓已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已標記的細菌,最后釋放出200個噬菌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全部噬菌體都有標記的32P

        B.2個噬菌體含32P

        C.全部噬菌體都不含15N

        D.2個噬菌體含15N

        解析 構菌體DNA和蛋白質的原料都來自細菌,噬菌體在侵染細菌的時候把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的外面,進入細菌體內的是DNA,然后以自己的DNA為模板利用細菌的脫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體的DNA,而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原來標記的DNA兩條鏈最多形成兩個DNA到子代噬菌體內。子代噬菌體蛋白質是在噬菌體DNA指導下以細菌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的,因此所有噬菌體均含15N。答案 4.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體上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四種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決定了基因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D.一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或2個DNA分子

        解析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不一定位于染色體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體上,故A錯誤;多個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故B正確;不同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不同,基因具有多樣性,而每一個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因此基因又具有特異性,故C正確;沒有復制的每條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復制后的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每條染色單體含有1個DNA分子,故D正確。

        答案 A

        5.如圖為果蠅某一條染色體上的幾個基因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R基因中的全部脫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編碼蛋白質

        B.R、S、N、O互為非等位基因

        C.果蠅的每個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個核糖核苷酸組成的

        D.每個基因中有一個堿基對的替換,都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解析 R基因中的全部脫氧核苷酸序列不一定都能編碼蛋白質,如非編碼區(qū)和內含子不能編碼蛋白質;R、S、N、O控制果蠅不同的性狀,互為非等位基因;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由于密碼子具有簡并性,基因中有一個堿基對的替換,不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答案 B

        6.假定某高等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是10條,其中染色體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標記,將該體細胞放入不含有標記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培養(yǎng)2代,則在形成第2代細胞時的有絲分裂后期,沒有被標記的染色體數(shù)為(  )

        A.5            B.40

        C.20 D.10

        解析 根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NA雙鏈被3H標記,在不含3H標記的培養(yǎng)液中完成第一次分裂后,每條染色體的DNA中一條鏈有3H標記,另一條鏈沒有標記。在不含3H標記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體被標記,一半染色體沒有被標記。答案 7.下圖表示DNA復制的過程,結合圖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復制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壞DNA雙鏈之間的氫鍵,使兩條鏈解開

        B.DNA分子的復制具有雙向復制的特點,生成的兩條子鏈的方向相反

        C.從圖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點復制的特點,縮短了復制所需的時間

        D.DNA分子的復制需要DNA聚合酶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成DNA片段

        解析 雖然DNA具有多起點復制的特點,但圖中所示每條鏈只沿一個起點在復制。

        答案 C

        8.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數(shù)量為M,占總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q,若此DNA分子連續(xù)復制n次需要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為(  )

        A.(2n-1)M B.M(1/2q-1)

        C.(2n-1)M(1-2q)/2q D.(2n-1)M/2nq

        解析 由胸腺嘧啶的數(shù)量和占總堿基數(shù)的比例可知:該DNA分子的總堿基數(shù)為M/q,因“任意兩個不互補的堿基數(shù)之和占總堿基數(shù)的一半”,故該DNA分子中鳥嘌呤的數(shù)量=M/2q-M=M(1/2q-1)個;DNA分子復制n次,新增DNA分子的數(shù)量=2n-1個,故該DNA分子復制n次需要消耗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數(shù)=(2n-1)×M(1/2q-1)=(2n-1)M(1-2q)/2q個。答案 C

        .下列有關計算中,錯誤的是(  )

        A.用32P標記的噬菌體在未標記的大腸桿菌內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體占總數(shù)為1/4

        B.某DNA片段有3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A+T比例為35%,則第三次復制該DNA片段時,需要780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若某蛋白質分子中含有120個氨基酸,則控制合成該蛋白質的基因中至少有720個堿基

        D.用15N標記的細胞(含8條染色體)在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體數(shù)分別是8和16

        解析 復制3次,含32P的噬菌體占2/8=1/4;該片段中C=G=195,第3次復制需C=195×23-1=780;基因中堿基數(shù)至少是蛋白質中氨基酸數(shù)的6倍;含15N的為親代DNA分子的鏈,細胞一次分裂后,所有染色體(DNA)都含有15N,而細胞第二次分裂時,只有一半的DNA分子含有15N,即細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5N的染色體8條,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單體分開后,含15N的染色體仍然為8條。答案 

             10.如圖所示為DNA分子復制的片段,圖中a、b、c、d表示各條脫氧核苷酸鏈。一般地說,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A.a和c的堿基序列互補,b和c的堿基序列相同

        B.a鏈中的值與d鏈中同項比值相同

        C.a鏈中的值與b鏈中同項比值相同

        D.a鏈中的值與c鏈中同項比值相同解析 DNA復制的特點是半保留復制,b鏈是以a鏈為模板合成的,a鏈和b鏈合成一個子代DNA分子。a鏈中的值等于b鏈中的值。

        答案 C

      1234
      糾錯評論責編:xiejinyan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