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與葉綠體,因此不能進行有氧呼吸與光合作用。(×)
解析:有氧呼吸場所是真核細胞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原核細胞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光合作用是真核細胞的葉綠體進行、藍藻等原核細胞的光合片層上進行,光合片層上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能不能進行某種反應,不是因為具有不具有某種細胞器,而是因為具有不具有那種特定的反應酶。
2.水綿、藍藻、黑藻都屬于自養(yǎng)型的原核生物。(×)
解析:水綿是一低等藻類植物,含有帶狀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衣藻也是低等植物可進行光合作用。藍藻包括藍球藻、念珠藻及顫球藻,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是地球上最早的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黑藻是高等被子植物,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3.胰島素、抗體、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條件下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解析:胰島素、抗體、淋巴因子都是蛋白質(zhì)。
4.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個氨基與一個羧基,并且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每一條肽鏈至少含有一個游離的氨基與一個游離的羧基。(×)
解析:一個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5.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細胞中通常同時含有DNA與RNA,并且其遺傳物質(zhì)都是DNA。(√)
解析:細胞生物的遺傳特質(zhì)都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都是DNA,少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故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組成都是相同的。(√)
解析:糖類組成元素都是C、H、O。
7.水不僅是細胞代謝所需的原料,也是細胞代謝的產(chǎn)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質(zhì)與DNA的合成過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解析:有氧呼吸中水既參與,又生成。氨基酸在核糖體上脫水縮合生成水,DNA與RNA生成過程中兩個核苷酸連接也生成水。
8.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細胞膜的功能特性,這一特性與細胞間的融合、細胞的變形運動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動密切相關。(×)
解析: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結構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的流動性與細胞間的融合、細胞的變形運動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動有密切的聯(lián)系。
9.細胞膜、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液泡、細胞核、內(nèi)質(zhì)網(wǎng)與高爾基體等都是膜結構的細胞器。(×)
解析:細胞膜、細胞核屬于細胞結構但不屬于細胞器。
10.染色質(zhì)與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物質(zhì)在不同時期呈現(xiàn)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
解析:染色質(zhì)與染色體是細胞中同種物質(zhì),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zhì),在細胞分裂間期呈染色質(zhì)的絲狀,在細胞分裂期呈棒狀的染色體狀態(tài)。
11.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該細胞沒有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則該細胞一定是死細胞。(×)
解析:對于一成熟活植物細胞來說,當外界溶液濃度略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具有質(zhì)壁分離的趨勢但未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對于動物細胞來說,由于無細胞壁,雖外界溶液濃度遠大于細胞液濃度時,也不會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
12.如果用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的脂球體來包裹某種藥物,則該藥物應該屬于脂溶性的。(√)
13.在做溫度影響酶的活性的實驗中,若某兩支試管的反應速率相同,在其他條件均相同的條件下,可判斷這兩支試管的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解析:在溫度影響酶活性的曲線上有兩個不同的溫度即高于適宜與低于適宜溫度各有一點對于酶的活性的影響是相同的。
14.如果以淀粉為底物,以淀粉酶為催化劑探究溫度影響酶活性的實驗,則酶促反應的速率既可以通過碘液檢測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過斐林試劑檢測淀粉水解產(chǎn)物的生成速率。(×)
解析:探究溫度對于淀粉酶活性影響實驗中,可以通過碘液檢測淀粉的分解速率,但不能通過斐林試劑檢測淀粉水解產(chǎn)物的生成速率,因為斐林試劑需要水浴的條件。
15.競爭性抑制劑與非競爭性抑制劑均會影響酶促反應的速率,競爭性抑制劑會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部位,非競爭性抑制劑則是與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結合而改變活性部位的結構,使酶活性下降。據(jù)此可判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來越弱的是加入的競爭性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