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廣東卷)
理科綜合
本試卷共10頁,36小題,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 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筆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講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題與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6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選對的得4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有關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變?yōu)樗{色
C.纖維素由葡萄糖組成 D.胰島素促進糖原分解
2.1953年Watson和Crick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其重要意義在于
①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②確定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③發(fā)現(xiàn)DNA如何存儲遺傳信息 ④為DNA復制機構的闡明奠定基礎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從某海洋動物中獲得一基因,其表達產物為一種抗菌體和溶血性均較強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礎上研發(fā)抗菌性強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藥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編碼目的肽的DNA片段
B.構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達載體
C.依據(jù)P1氨基酸序列設計多條模擬肽
D.篩選出具有優(yōu)良火性的模擬肽作為目的肽
4.圖1為去頂芽對擬南芥主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A.去頂芽能促進主根生長
B.去頂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長素
C.生長素由頂芽向下非極性運輸
D.外源生長素能替代頂芽促進主根生長
5.圖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網(wǎng),其中魚a、魚b為兩種小型土著魚,若引入一種以中小型魚類為食的鱸魚,將出現(xiàn)的情況是
A.鱸魚的產量不能彌補土著魚的減少量
B.土著魚在與鱸魚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C.浮游動物總量銳減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總量急升后再銳減
6.以下為某興趣小組獲得的實驗結果及其分析,正確的是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6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3分,有選錯或者不答的得0分。
24.下憲為四種不同細胞的比較結果,正確的是
選項 |
細胞 |
細胞壁 |
光合作用 |
染色質 |
細胞全能性 |
A |
藍藻細胞 |
有 |
有 |
有 |
無 |
B |
洋蔥根尖細胞 |
有 |
無 |
有 |
有 |
C |
兔成熟紅細胞 |
無 |
無 |
有 |
有 |
D |
蛙受精卵 |
無 |
無 |
有 |
有 |
25.果蠅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控制這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果蠅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確實2調則致死。一對都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雜交(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F(xiàn)1中
A.白眼雄果蠅占1/4 B.紅眼磁果蠅占1/4
C.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紅眼果蠅占1/4 D.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182分。按題目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26(16分)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富含有機質和無機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環(huán)芳烴(PAHs)等有機污染物含量通常較高,施入土壤會帶來二次污染。生物質炭是由作物廢棄秸稈等炭化而成。將污泥、含7%生物質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時間后用于盆栽實驗,研究它們對黑麥草生長及PAHs遷移的影響,結果見下表。
(1)生物質炭孔隙結構發(fā)達,能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使根系細胞 加強, 合成增加,從而促進根系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
(2)有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質炭污泥 ,從而促進黑麥草生長;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麥草的PAHs含量 ,但生物質炭的輸入 ,從而降低PAHs污染的風險。由此可見,生物質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劑,促進污泥的推廣應用。污泥的應用符合生態(tài)工程的 原理。
27.(16分)
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冷敏神經元和熱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因體體溫變化而相應改變如圖10,正常情況下C、W曲線交于點S,此點對應的溫度為正常溫度。
(1)由圖可知,當體溫低于正常值時,冷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 熱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此時人體感覺到冷,隨即通過 調節(jié),增加 、減少 ,使體溫回升至正常.
(2)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后點S右移,出現(xiàn)發(fā)熱。如體溫持續(xù)偏高會導致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 ,需要采取降溫措施。
(3)人體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統(tǒng)隨即啟動,裂解被病毒人侵的宿主細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請用文字和箭頭描述此免疫過程.
28.(16分)
地中海貧血癥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病。一堆夫婦生有一位重型β地中海貧血癥患兒,分析發(fā)現(xiàn),患兒血紅蛋白β鏈第39位氨基酸的編碼序列發(fā)生了突變(C→T)。用PCR擴增包含該位點的一段DNA片段l,突變序列的擴增片段可用一種限制酶酶切為大小不同的兩個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擴增片段不能被該酶酶切,如圖11(a)。目前患兒母親再次懷孕,并接受了產權基因診斷。家庭成員及胎兒的PCR擴增產物酶切電泳帶型示意圖見圖11(b)。(終止密碼子為UAA、UAG、UGA。)
(1)在獲得單鏈模板的方式上,PCR擴增與體內DNA復制不同,前者通過__________解開雙鏈,后者通過________解開雙鏈。
(2)據(jù)圖分析,胎兒的基因型是_______(基因用A、a表示);純夯疾】赡艿脑蚴莀________的原始生殖細胞通過_______________過程產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從基因表達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另一種貧血癥的一位患者β鏈基因中檢測到一個新的突變位點,該突變導致β鏈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換為蘇氨酸。如果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則為證明該突變位點就是這種貧血癥的致病位點提供了一個有力證據(jù)。
29.(16分)
某新能源研究興趣小組嘗試用木薯塊根的淀粉制備燃料酒精。他們用酶將木薯淀粉講解成單糖。查閱資料后,安裝的酒精發(fā)酵裝置、采用的發(fā)酵條件如圖12。
(1)向發(fā)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開始試驗,發(fā)酵初期,通氣閥①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并在A通氣口處打氣,以利于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通氣閥②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但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發(fā)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的濃硫酸永夜來檢測酒精。
(3)檢測后發(fā)現(xiàn),盡管酵母菌菌種合適、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確、發(fā)酵溫度和PH值適宜,但酒精含量(+)比預期低,我們展開了討論,認為還有其它影響因素,如__________,請設計試驗對此因素進行探究并預測實驗結果(用表格形式呈現(xiàn);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為“+++++”)。
(4)請對預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