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廣東高考 >> 廣東高考生物模擬題 >> 2021年廣東高考生物知識點習題:細胞的增殖

      2021年廣東高考生物知識點習題:細胞的增殖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  2020-10-06  【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guān)細胞的表面積、細胞與外界物質(zhì)交換效率和細胞新陳代謝強度之間的關(guān)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

        A.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zhì)交換效率越高,細胞新陳代謝越旺盛

        B.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zhì)交換效率越低,細胞新陳代謝越緩慢

        C.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zhì)交換效率越高,細胞新陳代謝越緩慢

        D.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zhì)交換效率越低,細胞新陳代謝越旺盛

        解析: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zhì) 交換效率越高,細胞新陳代謝越旺盛。

        2.下列與細胞周期有關(guān)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

        B.在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中紡錘絲出現(xiàn)在分裂間期

        C.細胞周期中染色質(zhì)DNA比染色體DNA更容易復制

        D.肝細胞的細胞周期中染色體存在的時間比染色質(zhì)的長

        解析: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具有細胞周期,正常情況下,有絲分裂過程中無等位基因的分離;在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中,紡錘絲出現(xiàn)在分裂前期;染色質(zhì)DNA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體DNA,而DNA復制需要解旋后才能復制;一個細胞周期中,間期以染色質(zhì)的形式存在,分裂期的前期至后期存在染色體,而間期的時間遠大于分裂期,因此肝細胞的細胞周期中,染色體存在的時間比染色質(zhì)的短

        3.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細胞約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細胞的細胞周期為2~10 d。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D )

        A.細胞周期是指一次細胞分裂開始至本次細胞分裂結(jié)束的時長

        B.在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別完成DNA的復制和DNA的轉(zhuǎn)錄

        C.骨髓細胞群 中細胞數(shù)目的倍增時長 等于骨髓 細胞的細胞周期(40 h)

        D.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療周期應根據(jù)其細胞周期制定

        解析: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在細胞分裂間期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的合成,在分裂期染色體高度螺旋化,核DNA一般不轉(zhuǎn)錄;骨髓細胞群中不是所有的細胞都能進行分裂,細胞倍增時長大于細胞周期時間;依據(jù)正常骨髓細胞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細胞的細胞周期不同,選定殺死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細胞而保留正常骨髓細胞的化療周期

        4.下列有關(guān)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鹽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起固定細胞的作用

        B.堿性染料吡羅紅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膜從細胞中部向內(nèi)凹陷

        D.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各分裂時期的依據(jù)

        解析:鹽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起解離的作用;堿性染料龍膽紫或醋酸洋紅可用于染色體染色;在解離時細胞已經(jīng)死亡,因此觀察不到分裂末期細胞膜從細胞中部向內(nèi)凹陷,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細胞質(zhì)的分裂方式是形成細胞壁;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各分裂時期的依據(jù)。

        5.洋蔥根尖和小鼠骨髓細胞都能用于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比較實驗操作和結(jié)果,敘述正確的是( B )

        A.都需要用鹽酸溶液使細胞相互分離

        B.都需要用低倍鏡找到分裂細胞再換高倍鏡觀察

        C.在有絲分裂中期都能觀察到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在有絲分裂末期都能觀察到細胞板

        解析: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步驟是先使用低倍鏡找到細胞,再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換高倍鏡觀察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需要解離(用酒精和鹽酸混合液處理),觀察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不需要解離;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后期著絲點分裂時,中期是染色體形態(tài)和 數(shù)目最清晰的時期;植物細胞有絲分 裂末期會形成細胞板, 最終形成細胞壁,而動物細胞在有絲分裂末期從細胞中央縊裂成兩個子細胞,不會形成細胞板。

        二、非選擇題

        為了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的可可堿是否可以作為除草劑,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可可堿對鬼針草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和種子萌發(fā)影響的實驗探究,結(jié)果如下表。請回答:

      可可堿濃度

      (mmol·L-1)

      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種子

      發(fā)芽

      率(%)

      有絲分裂

      指數(shù)(%)

      分裂期細胞占比(%)

      前期和

      中期

      后期和

      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絲分裂指數(shù)=(分裂期細胞數(shù)/觀察細胞的總數(shù))×100%。

        (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根尖解離需要用到的試劑是()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像,箭頭所指的細胞處于分裂期的()期。

        (2)實驗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當可可堿濃度達到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產(chǎn)生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

        (3)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為探究可可堿影響種子發(fā)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學提出假設(shè):可可堿會降低種子中赤霉素的水平,F(xiàn)欲通過實驗檢驗上述假設(shè),請寫出實驗設(shè)計的基本思路()

        解析:(1)在制作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過程中,解離液是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和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的混合液(1∶1)。圖中箭頭所指細胞的染色體的著絲點都集中在赤道板上,可知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2)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可可堿濃度為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所占百分比小,原因可能是可可堿抑制了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

        (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逐漸降低。赤霉素可解除種子的休眠,與種子的發(fā)芽有關(guān)。要探究可可堿是否降低了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從而影響了發(fā)芽率,可用等量的鬼針草種子設(shè)置不同實驗組,這些實驗組分別用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自變量)溶液處理,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從而分析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guān)系。

        答案:(1)解離液(鹽酸或鹽酸和酒精) 中

        (2)減少 可可堿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濃度的可可堿處理鬼針草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種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堿濃度與赤霉素含量的關(guān)系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guān)推薦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