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試題。
侯銀匠
汪曾祺
侯銀匠店特別處是附帶出租花轎。銀匠店出租花轎,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銀匠中年喪妻,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還只知道抓子兒、踢毽子的時候,她已經(jīng)把家務全撐了起來。開門掃地、撣土抹桌、燒茶煮飯、漿洗縫補,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頭幾年就不斷有媒人來給侯菊提親。侯銀匠千挑萬選,看定了開糧行陸家的老三。侯銀匠問菊子的意見。菊子說:“爹作主!”侯銀匠拿出一張小照片,讓菊子看,菊子噗嗤一聲笑了!靶κ裁?”——“這個人我認得!”從菊子的神態(tài)上,銀匠知道女兒是中意的。
定親后,陸家不斷派媒人來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點不耐煩:“總得給人家一點時間準備準備!
侯銀匠順著女兒的意思,搜羅了點金子打了一對耳墜、一條金鏈子、一個戒指。侯菊說:“不是我稀罕金東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飾戴不完。我嫁過去,有個人來客往的,戴兩件金的,也顯得不過于寒磣!焙钽y匠知道這也是給當?shù)淖瞿槪谑羌庸ぜ氉,心里有點甜,又有點苦。
爹問菊子還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轎,說:“我要這頂花轎!
“這是頂舊花轎,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還是好的,我會把它變成一頂新的!”
侯菊動手改裝花轎,買了大紅緞子、各色絲絨,飛針走線,一天忙到晚。她又請爹打了兩串小銀鈴,作為飄帶的墜腳。轎子一動,銀鈴碎響。轎子完工,很多人都來看。
轉過年來,春暖花開,侯菊就坐了這頂手制的花轎出門。臨上轎時,菊子說了聲:“爹!您多保重。”鞭炮一響,老銀匠的眼淚就下來了。
花轎沒有再抬回來,侯菊把轎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錢。侯菊有什么呢?她有這頂花轎。全城的花轎,都不如侯菊的花轎鮮亮,接親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這樣她每月都有進項。她把錢放在抽屜里,對丈夫說:“以后你要買書訂雜志,要用錢,就從這抽屜里拿。”
陸家一天三頓飯都歸侯菊管。陸家人多,眾口難調。老大愛吃硬飯,老二愛吃爛飯,公公婆婆愛吃燜飯。侯菊竟能在一口鍋里煮出三樣飯。
公公婆婆都喜歡三兒媳婦。婆婆把米柜的鑰匙交給了她,公公連糧行賬簿都交給了她。她實際上成了陸家的當家媳婦。她才十七歲。
侯銀匠有時以為女兒還在身邊。他的燈盞里油快干了,就大聲喊:“菊子!給我拿點油來!”及至無人應聲,才一個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兒有時提了兩瓶酒回來看他,椅子還沒有坐熱就匆匆忙忙走了,陸家一刻也離不開她。
侯銀匠不會打牌,也不會下棋,他能喝一點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兩塊茶干,二兩酒,就夠他消磨一晚上。侯銀匠忽然想起兩句唐詩,那是他鏨在銀簪子上的。想起這兩句詩,有點文不對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選自《汪曾祺全集》,有刪改〕
小說第二段〔“侯銀匠中年喪妻……很精到”〕,對全文情節(jié)展開有什么作用?請具體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從父女相依為命著眼,為下文選女婿、打陪嫁首飾、在女兒出嫁后父親的孤獨這些情節(jié)提供依據(jù)。②從突出侯菊的精細能于著眼,為寫侯菊改裝花轎、出租花轎、成為當家媳婦等情節(jié)提供依據(jù)。
【解析】考點: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C級。題干中“對全文情節(jié)展開”是審題的關鍵,意思是第二段與下文哪些情節(jié)有什么樣的關聯(lián)。從下文來看,作者寫了選女婿、打陪嫁首飾、女兒改裝花轎、出嫁后出租花轎、逐漸成為陸家的當家媳婦、最后父親在女兒出嫁后很孤獨等情節(jié)。那么,這些情節(jié)跟第二段有什么關聯(lián)呢?籠統(tǒng)地講,這些情節(jié)是由第二段展開來的,換句話說,第二段為下文作了鋪墊,或提供了具體構思的依據(jù)。具體來說,選女婿、打陪嫁首飾、最后父親在女兒出嫁后很孤獨等情節(jié),顯然是由第二段“侯銀匠中年喪妻,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侯菊”展開來的,所以作用之一可以表述為:第二段寫父女相依為命,為下文選女婿、打陪嫁首飾、最后父親在女兒出嫁后很孤獨等情節(jié)提供了依據(jù)〔或作了鋪墊〕。而女兒改裝花轎、出嫁后出租花轎、逐漸成為陸家的當家媳婦等情節(jié),顯然是由第二段“她已經(jīng)把家務全撐了起來”“事事都做得精到”展開來的,所以作用之二可以表述為:第二段寫侯菊精細能干,為下文女兒改裝花轎、出嫁后出租花轎、逐漸成為陸家的當家媳婦等情節(jié)提供了依據(jù)〔或作了鋪墊〕。
2、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xiàn)了侯銀匠什么樣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甜:因為女兒終于長大成人了;嫁了個好人家〔女兒有了個好歸宿〕;可以為自己女兒打首飾了。苦:女兒出嫁后自己會很孤獨;女兒出嫁也只能給這點首飾。②深沉的思念,難言的孤獨,自我安慰。
【解析】考點: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C級。第一個畫線句,表現(xiàn)了侯銀匠又甜又苦的心情,具體地說,侯銀匠既為女兒終于長大成人〔“中年喪妻”,把女兒拉扯大很不容易〕、嫁了個好人家〔“千挑萬選,看定了開糧行陸家的老三”〕、總算還能為女兒提供一點金首飾〔“侯銀匠知道這也是給當?shù)淖瞿槨薄、現(xiàn)在自己可以替女兒打首飾了而感到喜悅,又為女兒出嫁后自己將會很孤獨〔最后一段就反映了的孤獨〕和自己只能給女兒這點首飾〔雖然女兒說“戴兩件金的,也顯得不過于寒磣”,但事實上還是有點寒磣〕而感到難受。第二個畫線句,寫侯銀匠的糊涂語,雖無理卻很妙,因為如果不是對已出嫁的女兒思念如此之深,是不會有如此出人意外的行為的。“才一個人笑道”,既反映了他孤獨的處境,又反映了他只好自我安慰的情態(tài)。
3. 小說中的花轎與刻畫侯菊的形象有密切關系,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要花轎早有打算②改裝花轎心靈手巧③出租花轎善于經(jīng)營,賢惠體貼。
【解析】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D級。小說中的花轎,在改裝前“骨架都還是好的”,在改裝后“銀鈴碎響”“很多人都來看”,在隨侯菊陪嫁過去后,“全城的花轎,都不如侯菊的花轎鮮亮,接親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這幾處的敘寫,都對刻畫侯菊這一人物形象有很要的作用:跟父親要花轎,說明她對此早有打算;改裝花轎,說明她心靈手巧;出租花轎,在陸家獨當一面,說明她善于經(jīng)營,賢惠體貼。
4、 小說題為“侯銀匠”,但寫侯菊的文字多,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 小說的主旨是表現(xiàn)侯銀匠,侯家父女相依為命,侯菊繼承了父親的精細、勤勞等品質,寫侯菊就是表現(xiàn)侯銀匠。② 小說的主旨是表現(xiàn)侯銀匠,女兒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寫此時此刻的情景,重點突出,可以避免平鋪直敘。③ 小說的主旨是表現(xiàn)侯銀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寫侯菊,間接烘托出侯銀匠的人生況味。④ 小說的主旨是表現(xiàn)侯銀匠,作者實寫侯菊,暗寫侯銀匠,更有情趣。⑤ 小說的主旨是表現(xiàn)侯銀匠,更多描寫女兒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關系中深刻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長。
【解析】考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F級。這道探究題有一定難度,光停留于一些文句和字詞,是做不好的,必須要把握準小說的主旨和主人公〔后者往往服從于前者,因為最能表現(xiàn)作品主旨的那個人物才是主人公〕。那么,本文的主旨和主人公是什么呢?小說開頭幾段和最后幾段,都從侯銀匠的角度來敘事的。第一段寫“侯銀匠出租花轎,不知是什么道理”,下文雖未直接回答是“什么道理”,但仔細玩味,應該是指他作為手藝人,勤勞且靈巧。有其父必有其女,正是因為侯銀匠勤勞、精細、能干,才有中間大部分文字中女兒的勤勞、精細、能干。也許是作者考慮到小說的著眼點在于侯銀匠,所以倒數(shù)第三段又回到了侯銀匠的身上,寫他無妻而女兒又不在身邊,于是對女兒十分思念;最后一段寫侯銀匠喝酒,寫他想起兩句唐詩,進一步寫他對女兒的深深思念。這把侯銀匠這一形象塑造得富有人情美、人性美。如果題目換成“侯銀匠的女兒”,恐怕開頭幾段和最后幾段的敘事角度是要變一變的,但這顯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作家汪曾祺師承他的老師沈從文,對人物所處的更為本質的文化背景和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視的,而女兒侯菊這枝葉正是侯銀匠這棵大樹生長出來的,她的勤勞、精細、能干正是源于她父親同樣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