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江蘇高考]下列敘述與生物學史實相符的是( )
A. 孟德爾用山柳菊為實驗材料,驗證了分離及自由組合規(guī)律
B. 范·海爾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實驗,認為植物生長的養(yǎng)料來自土壤、水和空氣
C. 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D. 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
解析:孟德爾以豌豆作為實驗材料,總結出了分離和自由組合規(guī)律,并分別通過豌豆的測交實驗驗證了兩大規(guī)律,故A錯。范·海爾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實驗,認為植物生長的養(yǎng)料來自水,B錯。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提供了DNA的X射線衍射圖譜,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故C正確。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D錯誤。
答案:C
2. [2014·上海高考]赫爾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著名實驗進一步證實了DNA是遺傳物質。這項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 )
A. 侵染大腸桿菌后會裂解宿主細胞
B. 只將其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C. 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D. 蛋白質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解析:本題考查了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這一知識點。噬菌體的結構物質有蛋白質和DNA,對蛋白質和DNA進行標記要用特有元素35S和32P,不能用共有元素15N,故C項錯誤。蛋白質的組成元素中一般沒有P,故D項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菌時把DNA注入大腸桿菌中,而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這一特性將蛋白質和DNA分離開,實驗結果更科學、更準確。
答案:B
3. [2013·課標全國卷]在生命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 ( )
、倜系聽柕耐愣闺s交實驗
、谀柛墓夒s交實驗
、鄯窝纂p球菌轉化實驗
、躎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
、軩NA的X光衍射實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解析: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答案:C
4. [2013·海南高考]關于T2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T2噬菌體的核酸和蛋白質中含硫元素
B. T2噬菌體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腸桿菌中
C. RNA和DNA都是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D. T2噬菌體可利用寄主體內的物質大量增殖
解析:T2噬菌體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其中蛋白質中含有S元素,而核酸不含,A錯誤;T2噬菌體是細菌病毒,其寄主細胞是細菌,而酵母菌是真菌,B錯誤;T2噬菌體是DNA病毒,不含RNA,其遺傳物質是DNA,C錯誤;病毒可以以自身的遺傳物質為模板利用寄主細胞內的物質為原料進行大量增殖,D正確。
答案:D
5. [2012·重慶高考]針對耐藥菌日益增多的情況,利用噬菌體作為一種新的抗菌治療手段的研究備受關注,下列有關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
B. 以宿主菌DNA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體的核酸
C. 外殼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質合成,使該細菌死亡
D. 能在宿主菌內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該細菌裂解
解析:噬菌體侵入寄主后,利用寄主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所以A對;子代噬菌體是以噬菌體的DNA為模板來復制的,B錯;噬菌體消耗細菌細胞內的物質,導致細菌死亡,C錯誤;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不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是在寄主菌體內合成各個部件后,組裝,釋放,使細菌裂解,D錯。
答案:A
6. [2012·江蘇高考]人類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因子并證實了其傳遞規(guī)律和化學本質
B.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嘧啶數不等于嘌呤數
D. 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所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解析:遺傳因子只是孟德爾通過實驗現象推理出的理論產物,孟德爾并未證實遺傳因子的化學本質,A錯;由于噬菌體轉化實驗將DNA和蛋白質的作用分別進行了研究,而肺炎雙球轉化實驗中DNA和蛋白質不能完全分離開,所以噬菌體轉化實驗更有說服力,B正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中,堿基互補配對,嘌呤數等于嘧啶數,C錯;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只能說明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D錯
答案:B
1. [2015·莆田模擬]美國科學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質和多糖等物質,然后分別加入培養(yǎng)R型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結果發(fā)現只有加入DNA的培養(yǎng)基中,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而加入蛋白質和多糖的培養(yǎng)基中,R型細菌不能發(fā)生這種轉化。這一現象說明了( )
①S型細菌的性狀是由DNA決定的、谠谵D化過程中,S型細菌的DNA可能進入到R型細菌細胞中、跠NA是遺傳物質 ④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R型細菌的DNA不是遺傳物質 ⑤蛋白質和多糖不是遺傳物質
⑥蛋白質和多糖在該轉化實驗中,起對照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題干描述了艾弗里實驗過程,這一實驗通過對照證明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控制其性狀,而蛋白質和多糖等不是S型細菌的遺傳物質,但其起到對照作用,本實驗并未證明R型細菌的遺傳物質是什么。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