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全國新聞組織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以來,一大批來自基層、清新樸實、生動鮮活的報道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這說明
A.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
B.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和改變了社會關系
C.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D.人民群眾的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fā)展的源泉
32.“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這說明
、賱趧邮菍崿F人生價值的前提 ②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③勞動是評判人生價值的最高標
準 ④勞動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A. 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 2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3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3年10月,國務院批復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八部委研究起草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莆田市是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為落實《意見》精神,莆田市人大常委會聯(lián)合其他部門組成課題組,深入調研智慧城市建設,對莆田市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他們在調研報告中指出,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統(tǒng)一的頂層設計和統(tǒng)籌規(guī)劃;要堅持機制創(chuàng)新,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廣泛聚合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要從全局的視角出發(fā),進行總體技術架構的設計,對整個架構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種參與力量、各種正面的促進因素和負面的限制因素進行統(tǒng)籌考慮和設計,明確分工、協(xié)調作戰(zhàn),將城市中的教育、醫(yī)療、交通、市政等各部門間的信息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最大程度地融合起來,讓城市智慧地運行。
(1)結合材料,從實踐的角度談談你對莆田市人大常委會就智慧城市建設展開課題調研的認
識。(6分)
(2)結合調研報告,請你從系統(tǒng)優(yōu)化的角度,為莆田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建言獻策。(9分)
(3)有同學認為,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和統(tǒng)籌規(guī)劃、加大投入就能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結合材料,請你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9分)
34.《人民日報》發(fā)表系列文章,盤點我國改革發(fā)展所取得的成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注:近幾年,外商投資手研發(fā)中心、集成電路、通信產品等高技術項目明顯增加,商業(yè)、電信、金融、保險、房地產等已成為外商新一輪投資的熱點。
材料二 20 1 3年,政治領域的改革深入推進。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制度的“籠子’’越扎越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 3~201 7年工作規(guī)劃》;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fā)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的改革;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反腐敗向縱深挺進。
材料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后,《人民日報》發(fā)表的評論員文章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三中全會發(fā)出了攻堅克難的動員令,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以強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問題挑戰(zhàn),經過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我們將迎來的,不僅是物質之變,更是精神之變、氣質之變,更是社會的真進步、國家的大發(fā)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9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分別說明黨、政府和人大在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
子’’里發(fā)揮的作用。(1 2分)
(3)請運用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材料三加以分析說明。(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