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6·蚌埠質檢)1946年2月22日,美國駐蘇聯(lián)大使館代辦指出:“蘇聯(lián)不會直接向發(fā)達的西方世界擴張,而是要向不屬于西方世界的國家和戰(zhàn)前的廣大殖民地地區(qū),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蘇聯(lián)之間的廣大的中間地帶進行擴張。因此必須下決心與蘇聯(lián)爭奪中間地帶!弊髡叩倪@段言論( )
A.為“遏制理論”造勢 B.推進馬歇爾計劃實施
C.促成北約成立 D.引發(fā)古巴導彈危機
【試題解析】從題干“因此必須下決心與蘇聯(lián)爭奪中間地帶”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呼吁美國政府去遏制蘇聯(lián),故A項正確;馬歇爾計劃是通過西歐進行經濟方面援助來穩(wěn)定西歐資本主義制度,與題意不符,故B項錯誤;北約是以美國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它針對的是蘇聯(lián)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與爭奪中間地帶無關,故C項錯誤;古巴導彈危機是蘇聯(lián)1962年制造的,故D項錯誤。
【答案】A
7.(2016·韶關調研)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qū)的防務范圍應是日本、琉球群島、中國臺灣、菲律賓、澳大利亞這條島鏈!贝擞^點提出的背景是( )
A.美蘇“冷戰(zhàn)”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C.冷戰(zhàn)結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試題解析】本題關鍵信息是1951年,此時美國在太平洋地區(qū)的防務針對的是蘇聯(lián)和新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源于美蘇兩大陣營對立,故A項正確;一戰(zhàn)、二戰(zhàn)與冷戰(zhàn)結束均與題目時間不符,故B、C、D三項錯誤。
【答案】A
8.(2016·樂山調研)下圖反映的政治形勢對世界市場的影響是( )
A.利于世界市場的整合
B.引發(fā)世界性經濟大戰(zhàn)
C.造成世界市場的分裂
D.斷絕彼此間經濟交往
【試題解析】圖片反映了北約和華約的對峙,世界市場也因此分裂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社會主義世界市場,故A項錯誤,C項正確;兩個市場彼此相對隔絕,沒有引發(fā)世界性的經濟大戰(zhàn),也沒有完全斷絕經濟交往,故B、D兩項錯誤。
【答案】C
9.(2016·黃山檢測)下圖為華君武先生所作的政治諷刺漫畫《美國重新武裝日本》,對該漫畫主旨理解正確的是( )
A.美日勾結企圖共同瓜分中國
B.美國改變對日政策扶持日本
C.美國支持日本成為政治大國
D.美國削弱日本維護自己霸權
【試題解析】結合1949年新中國成立及圖片中美國重新武裝日本可知,為了遏制共產主義,美國改變對日政策,開始扶植日本,故B項正確。A、C、D三項均與圖片信息不符。
【答案】B
10.1961年,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說:“當我們走上獨立的道路而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這段話道出了( )
A.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
B.歐洲共同體成立的初衷
C.北約與華約建立的目的
D.多極化趨勢加強的事實
【試題解析】題中“南斯拉夫”“走上獨立的道路……國家集團結盟”可以判斷是不結盟運動出現(xiàn),故A項正確;南斯拉夫與歐共體無關,故B項錯誤;北約與華約是美蘇為“冷戰(zhàn)”建立的軍事政治集團,故C項錯誤;多極化趨勢加強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故D項錯誤。
【答案】A
11.(2016·黑龍江哈爾濱六中高三上學期期末文綜) 美國的政治精英始終將美國妝扮成“世界各國的民主自由楷!,是“世界新秩序的領導者”。正如戴維·蘭普頓所說的,“美國人最支持這樣的外交政策,實施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務于美國的利益又能服務于美國的理想”。美國政治精英們構筑的理想從本質上反映了美國( )
A.維護和推進美國利益價值觀
B.干預他國內政追求單極霸權
C.終結全球范圍內的極權制度
D.為世界確定民主與人權標準
【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世界新秩序的領導者”、“美國人最支持這樣的外交政策,實施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務于美國的利益又能服務于美國的理想”結合所學可知美國企圖建立單級世界,故本題選B項。A、C、D項不是本質。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