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zhì)是公民當家作主。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zhì)是人民當家作主。公民與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
2、民主是全社會的民主。
(民主具有階級性。民主總是統(tǒng)治階級的民主,對被統(tǒng)治階級來說,不是民主而是專政。 )
3、我國人民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因此,人民是間接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才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4、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 )
5、政治自由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
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階級性,不能反映被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說法錯誤 ,守法平等正確。)
7.選舉權就是選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權利。
(選舉權是指選舉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即選舉人大代表的權利 )
8.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可以放棄 。
(公民的權利可以放棄,但義務不能放棄,只能履行。不能因為放棄了權利而不履行義務,不管放不放棄權利,都應履行義務。)
9.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作為我國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其主體是全體公民。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憲法有規(guī)定,要年滿18周歲,而且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10.享受權利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xiàn)。
(人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都是當家作主的體現(xiàn)。)
11.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權利就越多。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響公民享有的權利的多少 。 )
12.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
(錯。這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xiàn) 。 )
13.決策是少數(shù)精英的事,讓公民參與決策過程,只會干擾決策的形成 。
(錯。不是少數(shù)精英的事,公民參與決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學的決策 。)
14、在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都是一樣的 。
(全國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別保護權和言論特別保障權,并非人人都有 。年滿18歲才能享有選舉權)
15、等額選舉就是當選者已事先“內(nèi)定”。
(不是,如果候選人的選票達不到法定的票數(shù)也是不能當選的。)
16、公民應先履行義務,后享受權利 。
(權利和義務作為法律關系是同時產(chǎn)生而又相對應存在的 。)
17、村民委員會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國家機關 。
(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不是國家機關。)
18、政府有管理經(jīng)濟的職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預經(jīng)濟活動 。
(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預經(jīng)濟,而是以宏觀調(diào)控為主,變直接干預為間接引導。)
19、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
( 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合法行政是政府實施行政管理時,應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合理行政指政府實施行政管理時,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受管理者平等對待,不能偏私,不能歧視)
20、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須加強立法工作。政府屬于立法機關。
(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