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 (選擇題15分,每小題3分,翻譯9分,共24分)
(一)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節(jié)選自《陳情表》)
4.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矜名節(jié) 矜:憐惜 B.但以劉日薄西山 。浩冉
C.朝不慮夕 慮:想到 D.聽臣微志 聽:準許
5. 下列選項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
A.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既自以心為形役 D.極娛游于暇日
(二)
王溫舒者,陽陵人也。少時椎埋①為奸。已而試補縣亭長,數(shù)廢。為吏,以治獄至廷史。事張湯,遷為御史。督盜賊,殺傷甚多,稍遷至廣平都尉。擇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為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以其故齊趙之郊盜賊不敢近廣平,廣平聲為道不拾遺。上聞,遷為河內(nèi)太守。
素居廣平時,皆知河內(nèi)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縣私馬五十匹,為驛自河內(nèi)至長安,部吏如居廣平時方路,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連坐千余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盡沒入償臧②。奏行不過二三日,得可事。論報,至流血十余里。河內(nèi)皆怪其奏,以為神速。盡十二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之盜。其頗不得,失之旁郡國,黎③來,會春,溫舒頓足嘆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其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天子聞之,以為能,遷為中尉。
溫舒為人少文,居延惛惛不辯,至于中尉則心開。督盜賊,素習(xí)關(guān)中俗,知豪惡吏,豪惡吏盡復(fù)為用,為方略。溫舒為人諂,善事有勢者,即無勢者,視之如奴。有勢家,雖有奸如山,弗犯;無勢者,貴戚必侵辱。舞文巧詆下戶之猾,以焄④大豪。其治中尉如此。奸猾窮治,大抵盡靡爛獄中,行論無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于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有勢者為游聲譽,稱治。治數(shù)歲,其吏多以權(quán)富。
溫舒擊東越還,議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是時天子方欲作通天臺而未有人,溫舒請覆中尉脫卒,得數(shù)萬人作。上說,拜為少府。徙為右內(nèi)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坐法失官。復(fù)為右輔,行中尉事,如故操。
歲余,會宛軍發(fā),詔征豪吏,溫舒匿其吏華成。及人有變告溫舒受員騎錢,他奸利事,罪至族,自殺。
【注】①椎埋:盜墓。②償臧:償還過去所得的贓物。臧,通“贓”。③黎:追捕。④焄:同“熏”,以火煙熏炙。此指脅迫。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稍遷至廣平都尉 稍:逐漸 B.部吏如居廣平時方路 部:部下
C.河內(nèi)皆怪其奏 怪:認為奇怪 D.會宛軍發(fā) 會:適逢、趕上
7.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
B.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
C.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
D.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
8. 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溫舒擔(dān)任廣平都尉時,挑選了郡中豪放勇敢的數(shù)十人當(dāng)屬下,以他們每個人隱秘的罪行為把柄,讓他們抓捕盜賊,因而盜賊不敢接近廣平。
B.擔(dān)任河內(nèi)太守時,王溫舒上書皇上,請求懲處郡中的豪強奸猾之人,奏疏送走了兩三日就得到了皇帝的肯定答復(fù),皇帝也因為此事認為他有才能,升遷其任中尉。
C.因為王溫舒熟悉關(guān)中習(xí)俗,了解當(dāng)?shù)睾缽姾蛢磹旱墓倮簦院缽姾蛢磹汗倮舳荚敢鉃樗隽,為他出謀劃策。
D.王溫舒為人諂媚,善于巴結(jié)有權(quán)勢的人,他對待沒有權(quán)勢的人就象對待奴仆一樣。有權(quán)勢的人家,即使罪行累累,他也不去觸犯。有些皇親沒有權(quán)勢,他也一樣會欺侮。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9分)
(1)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3分)
譯:
(2)盡十二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之盜。(3分)
譯:
(3)徙為右內(nèi)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3分)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