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5 DBACC 6—10 BBDDA 11—15 ADCBB 16—20 DCBAB
21—25 CBACC26-30BCDDB
26.(14分)
(1)“市”為政府所設置,設在都邑之中,設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圍,交易有時間限制。(4分)
(2)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2分)
(3)區(qū)別:“市”設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為政府所設置,“草市”為民間興起的集市。(4分)意義: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手工業(yè)技術和文化的發(fā)展。(2分)
(4)商品經濟不斷發(fā)展,并且逐步向農村擴展。(2分)
【評分說明:本大題旨在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處理材料的能力。學生若有其他言之有理、論之有據(jù)的敘述,均酌情給分或加分。但本大題學生總得分不得超過14分。】
27.(14分)
(1)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2分)工廠制度;大機器生產。(2分)中: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或精耕細作的農耕經濟)。(2分)以家庭為單位;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相結合(或男耕女織);商品經濟是自然經濟的有益補充。(每點1分,答出后三點中任意2點,即可得滿分2分)
(2)趨勢: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1分)主要因素:圈地運動,英國工業(yè)革命(2分)。
(3)西方列強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開放;洋務運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推動;小農經濟日益破產,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3分)
28.(12分)
(1)新航路的開辟。(1分)(答迪亞士、達迦馬、哥倫布具體航;顒右驳1分,)
影響: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絕的狀態(tài),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世界市場初具雛形。(2分)
(2)殖民擴張;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3分)
(3)政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逐漸加深;產生了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閉關鎖國”狀態(tài)被打破,國門被迫打開。(2分)
經濟: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洋務企業(yè)的興辦標志著中國近代企業(yè)的誕生;民族工業(yè)開始出現(xiàn)。(以上三點任答出其中的兩點給2分)
思想文化:出現(xiàn)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和“中體西用”的思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