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 >> 高考 >> 全國高考 >> 全國高考生物模擬題 >> 2019年高考生物專題練習:光合作用

      2019年高考生物專題練習:光合作用

      來源:中華考試網  2018-10-18  【

        1.一種在葉綠體內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鎂離子濃度的影響如圖所示。據右圖分析,試推測與夜晚相比,葉綠體內的pH及鎂離子濃度在白天最可能發(fā)生下列哪一種變化 (  )

        A.pH不變,鎂離子濃度不變

        B.pH下降,鎂離子濃度下降

        C.pH下降,鎂離子濃度上升

        D.pH上升,鎂離子濃度上升

        解析 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旺盛,說明相關酶的催化活性較高,pH上升,鎂離子濃度上升。

        答案 D

        2.歷經一個多世紀,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實驗,才逐漸發(fā)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在下面幾個著名實驗中,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普里斯特利的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B.薩克斯的實驗也可證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C.恩格爾曼的實驗定量分析了水綿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氣量

        D.魯賓和卡門的實驗中,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證明了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H2O而不是CO2

        解析 恩格爾曼的實驗能夠證明氧氣由葉綠體釋放出來,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而不能定量分析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氣量。

        答案 C

        3.將豎直放置的水綿和某種好氧細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處,白光透過三棱鏡照在混合液處,一段時間后,好氧細菌的分布情況最可能是

        (  )

        A.隨機、均勻分布在混合液中

        B.集中分布在上下兩側

        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

        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層

        解析 白光經三棱鏡分解成七色光,其中上下兩端的紅光和藍紫光被植物吸收利用最多,故兩端產生的氧氣最多,因此好氧細菌集中分布在兩端。

        答案 B

        4.有一種藍色染色劑DCPIP(二氯酚靛酚),被還原后變?yōu)榘咨。將DCPIP加入下列哪組試管中,其顏色變化最大 (  )

        A.葉綠體色素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B.葉綠體懸浮液,置于光下

        C.線粒體懸浮液,置于葡萄糖溶液中

        D.葉綠體基質提取液,置于光下

        解析 葉綠體懸浮液置于光下能產生[H];線粒體能利用丙酮酸產生[H],不能利用葡萄糖。四個選項中只有B能將DCPIP(二氯酚靛酚)還原。

        答案 B

        5.用高速離心法打破葉綠體膜后,類囊體薄膜和基質都釋放出來。在缺二氧化碳的條件下,給予光照,然后再用離心法去掉類囊體薄膜。黑暗條件下,在去掉類囊體薄膜的基質中加入14CO2,結果在基質中檢測到含14C的光合產物。為證明①光照條件下,在類囊體薄膜上產生ATP、[H]等物質;②CO2被還原成光合產物的過程不需要光。在上述實驗進行的同時,應追加一個怎樣的實驗(已知肯定要加14CO2)來說明問題 (  )

        A.備無類囊體薄膜的基質,在無任何光照的條件下加入ATP、[H]

        B.備有類囊體薄膜的基質,在無任何光照的條件下加入ATP、[H]

        C.備無類囊體薄膜的基質,在有光照的條件下加入ATP、[H]

        D.備有類囊體薄膜的基質,在有光照的條件下加入ATP、[H]

        解析 要實現實驗目的“①光照條件下,在類囊體薄膜上產生ATP、[H]等物質”應在追加的實驗中備無類囊體薄膜的基質,加入ATP、[H];要實現實驗目的“②CO2被還原成光合產物的過程不需要光”應將追加的實驗裝置放在無任何光照的條件下。

        答案 A

        6.番茄幼苗在缺鎂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與對照組相比,其葉片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原因是 (  )

        A.光反應強度升高,暗反應強度降低

        B.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降低

        C.光反應強度不變,暗反應強度降低

        D.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不變

        解析 鎂是構成葉綠素的重要成分,缺鎂植物不能合成葉綠素。葉綠素含量降低使幼苗吸收光能的能力減弱,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強度降低,故A、C項錯誤;因為暗反應需要光反應提供[H]和ATP,故光反應強度降低后,為暗反應提供的[H]和ATP減少,暗反應的強度也降低,故B項正確、D項錯誤。

        答案 B

        7.下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水稻在收獲時節(jié),葉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B.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fā)

        C.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

        解析 依柱狀圖中擴散距離可推知,甲為葉綠素b,乙為葉綠素a,丙為葉黃素,丁為胡蘿卜素。在水稻收獲時節(jié),葉片變黃,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大于葉綠素的含量;在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研磨過程中,葉綠素遭到破壞;丁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故擴散的距離最遠,乙色素的含量最多;葉綠素(甲+乙)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丙+丁)主要吸收藍紫光。

        答案 A

        8.卡爾文等人在小球藻培養(yǎng)液中通入14CO2,再給予不同的光照時間后,從小球藻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質。預測實驗結果是 (  )

        A.光照時間越長,三碳化合物的積累越多

        B.光照時間越長,五碳化合物的積累越多

        C.光照時間越長,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的種類越多

        D.無論光照時間長短,放射性物質都會集中分布在類囊體膜上

        解析 CO2參與暗反應的過程,其中C的轉移途徑是CO2―→C3―→C5或C6,其中C5被循環(huán)利用,所以光照時間越長積累的C6越多,放射性物質種類越多;暗反應過程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

        答案 C

        9.以測定的產氧和耗氧速率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種綠藻的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測定光照下產氧速率時,各溫度條件下的光照強度必須相同

        B.測定呼吸耗氧速率時,須置于黑暗條件下進行

        C.35℃是最有利于該綠藻生長的溫度

        D.若溫度長期保持在40℃,則該綠藻不能生長

        解析 產氧速率表示凈光合作用,40℃產氧速率大于0,說明光合作用大于細胞呼吸,有有機物的積累。

        答案 D

        10.下圖為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變化的坐標圖,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點葉肉細胞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

        B.B點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細胞呼吸強度相等

        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最適溫度分別為25 ℃和30 ℃,如圖表示該植物處于25 ℃環(huán)境中,則將溫度提高到30 ℃時,A點上移,B點左移,D點下移

        D.當植物缺鎂時,B點將向右移

        解析 A點葉肉細胞只進行細胞呼吸,無光合作用,故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B點時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正好等于細胞呼吸消耗的氧氣量,故氧氣的吸收量為0;溫度由25 ℃提高到30 ℃時,植物光合作用強度下降,細胞呼吸強度提高,則A點上移,B點右移,D點上移;當植物缺鎂時,吸收光能的色素量減少,要達到與細胞呼吸強度相同,則所需的光照強度較高,故B點將向右移。

        答案 C

        規(guī)律總結 光合作用CO2消耗量、O2產生量的計算: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細胞呼吸二氧化碳的產生量;光合作用氧氣的產生量=氧氣的釋放量+細胞呼吸氧氣的消耗量。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