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畫面鮮活生動,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的?(4分)
(2)這首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
(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第二句的動態(tài)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春意之濃,春愁之深,躍然紙上。(對比,動態(tài)描寫)(4分)
(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詠,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蕩的風骨。(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fù)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1)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請賞析頸聯(lián)的高妙之處。(3分)
(2)關(guān)于此詩,有人說“夕”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有人說“望”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也有人說“夕望”二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你的看法呢?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 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見寒霜。這兩句詩運用新奇的比喻(視聽結(jié)合,聯(lián)想和想象),逼真而傳神地寫出了夏夜寧靜清涼的風光。(3分。形式、內(nèi)容、景物特點各1分)
、偃娨浴跋Α弊纸y(tǒng)領(lǐng)全篇。首聯(lián)寫海天茫茫,山川闊長,都是“夕”中之景;頷聯(lián)寫“燈火”“星河”;頸聯(lián)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這些景物都籠罩在月下“夕”中;正因為身處“夕”中的江樓,能夠消暑,故尾聯(lián)向朋友發(fā)出邀請,照應(yīng)了題目中的“招客”。
、谌娨浴巴弊纸y(tǒng)領(lǐng)全篇。首聯(lián)寫眺望的遠景,山川壯闊而又高遠;頷聯(lián)寫近景,萬家燈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lián)由上而下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聯(lián)則是“東望”所感,向朋友發(fā)出消暑邀請。
③說全詩以“夕望”來統(tǒng)領(lǐng)全篇,亦可。(3分。3種答法選其一。結(jié)合四聯(lián)逐一作分析。)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新 晴 劉 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1)根據(jù)詩中的具體意象,說說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2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徑”,請聯(lián)系詩歌,簡析這兩個字在表情達意上各有什么妙處?(3分)
(3)這首詩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請結(jié)合有關(guān)詩句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夏季,從詩中“青苔”、“綠樹”、“晝夢”及南風等意象可知。(2)“偷”字顯示了南風的頑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開個玩笑,躲開詩人眼目,悄悄地溜進了詩人房間,與后面的“又翻書”這一細節(jié)相輔成。“徑”是徑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風的急切爽直,正與“舊相識”相應(yīng)。兩個詞都用了擬人手法。 (3)“綠樹無人晝夢余”,可知新晴后,詩人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在白天恬然入夢;而后面的“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把南風寫得情趣二足饒有風趣,進一進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閑適、清靜,愉悅的心情。
【4】閱讀下面這詩完成1-2題。(6分)
南 鄰 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
1這首詩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繪了一幅畫,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述這兩幅畫。(4分)
2從全詩看,詩人的鄰居錦里先生是個怎樣的人?試作簡要的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前半篇寫的是山莊訪隱圖,后半篇寫的是江村送別圖。(大意對即可,各2分)
2、錦里先生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或隱者)(1分)。從“未全貧”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貧樂道,很滿足于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2分)。從“兒童喜”、“鳥雀馴”和“相送柴門”等則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誠懇而又熱情(2分)。
【5】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6分)
雙調(diào)·折桂令 過多景樓 (元)周文質(zhì)
滔滔春水東流,天闊云閑,樹渺禽幽。
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
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
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現(xiàn)了春天諸景,將景物的 和 兩個特點融為一體。(2分)
2.“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卑樵诮Y(jié)尾處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實合情合理,請結(jié)合全詩從景與情的角度來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壯美、壯闊、開闊等,秀麗、秀美、柔美等(答對一點得1分)
2.①本曲開篇便極力展現(xiàn)春天的美景,但當?shù)拖骂^來細想時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對比,樂景寫哀情,更觸發(fā)了他的思念之情、離愁之苦。②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別情,渡口、江口古來就是送別的場所(王獻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別愛妾桃葉,白居易也有“潯言江頭夜送客”的詩句。)(一點2分)
【6】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1-2題。(6分)
[雙調(diào)]水仙子·西湖探梅 楊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騎驢踏雪溪橋路。
笑王維作畫圖,揀梅花多處提壺。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1、“雪晴天地一冰壺”中的“冰壺”比喻_____________!熬雇骱嚼襄汀敝械摹袄襄汀,本指北宋時隱居西湖孤山,人稱“___________”的詩人林逋。這里的“老逋”用的是___________修辭手法,顯得親切。(每格1分)
2、作者寫這首曲子,主要寄寓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潔白的天地 梅妻鶴子 借代
2、梅花傲雪而開,幽獨閑靜,是一種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在作者心目中,梅已成為一位知己,一種心靈的慰藉和寄托。(1分)作者踏雪尋梅,一醉花前,正表達了自己對高潔品格的景仰和追求。(2分)
【7】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1-2題(6分)
野 步 [宋] 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野 步 [清] 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這兩首詩分別寫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2分)
2.這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運用了同一種手法來寫景抒情,請就這一手法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隱逸者形象;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2.兩首詩三、四句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周詩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風讓紛飛的蝴蝶陶醉了,“爛醉”二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蝴蝶沉醉花叢,留戀不去的如醉形態(tài),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趙詩將“秋風”擬人化,認為它是個“管閑事”的家伙,染紅了楓葉,染白了人頭,一年年秋風吹走了一年年時光,它撩起人的種種愁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自己老之將至之感形象地表達出來。(4分)
【8】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6分)
幽居初夏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突出表現(xiàn)居處之“幽”?(2分)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復(fù)雜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①以景寫“幽”(“湖山勝處”“槐柳陰”“野徑斜”“水滿”“草深”等意象寫出環(huán)境之幽靜、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動襯“幽”(“下鷺”)③以聲襯“幽”(“鳴蛙”)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fā)了怡然自得之樂(閑適之情)(1分)②尾聯(lián)“嘆息”,一是嘆志士空老,報國無成;二是嘆往日舊交零落殆盡,頓感寂寞惆悵.
【9】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黃庭堅①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滟預(yù)關(guān)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jié)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當④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黃庭堅,于紹圣二年謫官涪州,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賓),至元符三年放還,先后在蜀六年。②滟預(yù)關(guān),即滟滪灘。③湘娥,即湘夫人,相傳舜之二妃溺死后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④當:正對著,指在湖上面對著湖水。
1.前一首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向來被人認為意蘊、情感豐富。你如何理解這一“笑”?請作簡要賞析。(3分)
2.后一首詩中,詩人采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分別寫出了怎樣的景象?(3分)
【參考答案】
1.首句寫被放多年,歷盡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謂不曾想還活著出了瞿塘峽和滟滪關(guān),表示劫后重生,不免慶幸的喜悅。三四句進一步寫放逐歸來的欣幸心情,還沒有到江南的家鄉(xiāng)就已欣然一笑;還能在這岳陽樓上欣賞壯闊景觀,意興灑脫,樂觀豪爽之情可以想見。對回到了家鄉(xiāng),對后面的生活充滿自信、樂觀和欣慰。
2.前兩句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湖中君山空蒙/秀麗美妙之景;后兩句借虛寫實,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寫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應(yīng),煙波浩渺的壯闊之景。
【10】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題。(6分)
途中見杏花 吳 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 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 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xiāng)千萬樹①,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帝鄉(xiāng),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
1.請說明這首詩的首聯(lián)有怎樣的表達特色。(2分)
2.這首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首聯(lián)運用了反襯的藝術(shù)手法(或:以樂景襯哀情)。(1分)早春時節(jié),一枝俏麗鮮艷的杏花伸出墻頭,昭示著春天的生氣,可是作者面對這美好的景象,卻感到憂愁、苦澀。 1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觸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2. ①惜春之情。杏花開放了,帶來春天的消息,卻無蜂蝶采賞,只能自開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②流離之苦(或:身世之嘆)(1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難停留;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酃蕠。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聯(lián)想到當年在京城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這幅長安杏花圖代表著作者深情懷念著的長安生活,與今日的流離在外形成對比,說明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三點任意答出兩點即可給4分,但每點必須附帶分析。具體到每點,答出情感給1分,分析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