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語境和詞義來分析,①始作俑者:泛指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者。貶義詞,褒貶失當,因為傅園慧不是干壞事。②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望文生義。③不勝其煩:煩瑣得使人受不了。使用正確。④待價而沽:等待有好價錢才出售,舊時比喻等待時機出來做官,現(xiàn)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條件才肯答應任職或做事。不合語境。⑤子虛烏有:指虛構的或不真實的事情。使用正確。⑥魚目混珠: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使用正確。
2、答案 C
解析 A項搭配不當,“減少”不能搭配“門檻”。B項“近30多頁”語義矛盾,把“近”或“多”刪去一個即可。D項成分殘缺,應在“擇優(yōu)錄取”后加“原則”。
3.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題,結合“戰(zhàn)爭、武功”“神魔斗法”兩句之間是并列關系,排除B項;“不再是”與②空是關聯(lián)詞,表轉折,排除A、D兩項。C項符合語境。
4.答案 C
解析 C項錯誤在于,對“五行”的理解不全面,僅從儒家角度考慮。“五行”亦指我國古代稱構成各種物質的五種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5.答案 (1)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3)舞幽壑之潛蛟
6.答案
(1)孫公按照名冊抓捕行兇作惡的人,告誡他們不改變一定極其嚴厲地核查懲治,但是對于其他事務都用仁愛寬容的態(tài)度治理,所以縣里的百姓都敬畏愛戴他。
(2)等到被替代離去,州里的百姓關閉城門挽留他,傍晚時,與百姓爭搶著才出了城門,便用告老還鄉(xiāng)的方式退休。
孫公名為錫,字昌齡。曾祖叫孫釗,祖父叫孫易從,父親叫孫再榮,都沒有做官。孫公憑借天圣二年進士的身份被起用做和州歷陽、無為巢縣二縣主簿。后來改任鎮(zhèn)江軍節(jié)度推官。擔任杭州仁和縣知縣。孫公按照名冊抓捕行兇作惡的人,告誡他們不改變一定極其嚴厲地核查懲治,但是對于其他事務都用仁愛寬容的態(tài)度治理,所以縣里的百姓都敬畏愛戴他。任舒州知州,打開常平、廣惠的糧倉發(fā)糧,使陳、許兩縣的流民活了下來。根據(jù)流民的人口數(shù)量、路途遠近分發(fā)糧食打發(fā)他們回鄉(xiāng),離開的人都用錢買香火在府門前燒香以為孫公祈福,有的人甚至感動得流淚。起初,提點刑獄害怕聚集的流民會成為盜賊,又愛惜常平、廣惠倉的糧食,多次派送文牒制止孫公的做法,但孫公沒有聽從。下屬官員都爭著說:“不可以這樣做!钡珜O公依然如故。等到被替代離去,州里的百姓關閉城門挽留他,傍晚時,與百姓爭搶著才出了城門,便用告老還鄉(xiāng)的方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