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解說】《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錄編輯而成,主要記錄孔子言行及孔子應答弟子時的對話,也有弟子互相談論他們所聽到的孔子的話;《墨子》一書由其弟子及其后學整理而成;《莊子》一書非莊周一人著述,由莊子及其門人后學所著。
3.C【解說】古文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韓愈。以前在中國文學史上并無所謂古文之稱。唐人所謂古文,其實就是與當時流行的駢體文相對稱的散文。就形式來說,它是一種奇句散行文句長短不限的文體。因為這種文體的倡導者、中唐時的韓愈、柳宗元等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時代的散文傳統(tǒng),所以稱之為古文。
4.A【解說】樂府原指朝廷所設的音樂機構(gòu),它的主要職能在搜羅樂倡、譜制樂歌、訓練歌舞人員,以供郊祀、飲宴、游樂之需。后來把音樂機構(gòu)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辭,統(tǒng)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A項表述不完整。
5.B【解說】A.塞萬提斯是西班牙人;C.《蜀道難》是李白的詩;D.《警察與贊美詩》的作者是歐·亨利。
6.D【解說】A《金瓶梅》是清代小說,但丁是意大利人;B王實甫是元代人,《茶花女》作者是小仲馬;C《復活》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
7.C【解說】徐陵是《玉臺新詠》一書的編者而非作者。
8.D【解說】《三千里江山》)楊朔的作品;《山鄉(xiāng)巨變》周立波的作品。
9.C【解說】《上尉的女兒》作者是普希金。
10.C【解說】《包身工》的文體是報告文學而不是小說,《暴風驟雨》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較早反映農(nóng)民翻身解放的史詩性作品。
11.B【解說】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兩人都是德國語言學家。
12.A【解說】《競選州長》是美國杰出的諷刺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
13.A【解說】B.《父與子》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C.《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國作家雨果;D.但丁是意大利著名詩人。
14.D【解說】《百年孤獨》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
15.B【解說】歸有光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而“桐城派”則是清代以方苞為代表的一個文學流派。
16.D【解說】A.辭賦、樂府同興于西漢初,繁榮于漢;B“四明狂客”是賀知章、“六一居士”是歐陽修;C.《勸學》是荀子的。
17.D【解說】雨果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
18.B【解說】 “三言二拍”是我國指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蒙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五部短篇小說集的總稱。
19.A【解說】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
20.A【解說】伏契克是捷克作家,都德是法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