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太平天國革命不僅借助外來的思想武器,動員、鼓舞、組織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綱領(lǐng)中,表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因素。
——《中國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2:《資政新篇》全文除前言外有四部分:“用人察失類”部分,主要講“禁朋黨之弊”,加強中央集權(quán)!帮L風類”部分,主要講通過教化破除愚昧、驕奢等舊的思想習俗,倡導學習西方科學技術(shù)!胺ǚ悺辈糠,集中提出了28條政治經(jīng)濟改革的立法主張,為全文重點!靶绦填悺辈糠,著重講刑事立法司法。
請回答:
(1)材料1中的“政治綱領(lǐng)”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其空想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材料2中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施政建議有何特點?這與材料1中的施政綱領(lǐng)在經(jīng)濟主張和政治經(jīng)濟目標上有何區(qū)別?
14.(2014·安徽示范高中模擬)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當時的清政府,正如孫中山所形容的那樣,像“一座即將倒塌的房屋,整個結(jié)構(gòu)已從根本徹底的腐朽了”,“全國革命的時機,現(xiàn)已成熟”?梢姡梁ジ锩陌l(fā)生,是客觀情勢使然,而不是什么“激進主義思潮”的產(chǎn)物。因此,辛亥革命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偉大事件,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飛躍,它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結(jié)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專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權(quán)“屬于國民全體”,從而掃清了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障礙,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義是決不能低估的。
——陳其泰《近代史上有關(guān)重大是非的兩個問題的評價》
材料2: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譯一本書名叫《平民政治》,但現(xiàn)在卻準備易名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國粹學報》過去一段時間銷路不暢,但最近改名《共和雜志》,重新變得搶手。
——摘編自徐兆瑋《棣秋館日記》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點,綠營制度沒有改變多少……守兵當值的,到時照常上衙門聽候差遣。馬兵仍照舊把馬養(yǎng)在家中。衙門前鐘鼓樓每到晚上仍有三五個吹鼓手奏樂……
——沈從文《辛亥革命的一課》
材料3:若夫革命主義為吾儕所昌言,萬國所同喻,前此雖屢起屢躓,外人無不鑒其用心,八月以來,義旗飚發(fā),諸友邦對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態(tài),而報紙及輿論,尤每表其同情,鄰誼之篤,良足深謝。臨時政府成立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quán)利。
——孫中山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
故辛亥之役,吾人雖能推倒?jié)M洲政府,曾不須臾,帝國主義者已勾結(jié)軍閥,以與國民革命為敵,務有以阻止國民革命目的之進行。十三年來,軍閥本身有新陳代謝,而其性質(zhì)作用,則自袁世凱以于至曹錕、吳佩孚,如出一轍!狈ブ康模粌H在推倒軍閥,尤在推倒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
——孫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
(1)材料1是從什么角度評價辛亥革命的?據(jù)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偉大的歷史功績。
(2)歸納材料2兩段材料關(guān)于辛亥革命影響的不同看法,對此應如何理解?你認為在研究歷史時應該注意什么?
(3)根據(jù)材料3分析孫中山對西方列強認識的變化,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孫中山認識發(fā)生變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