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2015·海南高考)關于等位基因B和b發(fā)生突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變成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線的照射不會影響基因B和基因b的突變率
C.基因B中的堿基對G—C被堿基對A—T替換可導致基因突變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堿基C可導致基因b的突變
B [根據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突變可以產生多種等位基因,A正確;X射線屬于物理誘變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變率,B錯誤;基因突變包括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三種情況,C選項屬于替換,D選項屬于增添,C、D正確。]
2.(2015·海南高考)關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都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B.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個體表現型改變
C.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
D.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
C [基因突變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A錯誤;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有可能導致個體表現型改變,B錯誤;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C正確;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是不可見的,染色體結構變異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D錯誤。]
3.(2016·東北四市聯考)二倍體水毛茛黃花基因q1中丟失3個相鄰堿基對后形成基因q2,導致其編碼的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發(fā)生了改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常情況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
B.利用光學顯微鏡可觀測到q2的長度較q1短
C.突變后翻譯時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發(fā)生了改變
D.突變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狀不一定發(fā)生改變
D 基因突變后產生的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分離,因此正常情況下,q1和q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A錯誤;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B錯誤;基因突變對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沒有影響,C錯誤;如果突變后產生的是隱性基因,或基因突變發(fā)生在葉片或根細胞中,則水毛茛的花色性狀不發(fā)生改變,D正確。4.化學誘變劑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與T配對。CLH2基因控制合成葉綠素酶,該酶催化葉綠素分解。研究人員利用EMS處理野生型大白菜(葉片淺綠色)種子,獲得CLH2基因突變的植株甲(葉片深綠色)和乙(葉片黃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植株乙葉片呈黃色,說明其葉綠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獲得葉片淺綠色的植株,說明淺綠色為顯性性狀
C.獲得植株甲和乙,說明EMS可決定CLH2基因突變的方向
D.EMS處理后,CLH2基因經兩次復制可出現G-C替換為A—T的現象
D [植株乙葉片呈黃色,說明其葉綠素酶起作用;植株甲(葉片深綠色)自交產生淺綠色的植株,說明淺綠色為隱性性狀;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故ABC錯。]
5.在854只小鼠群體中,A1和A2是一對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該群體中384只小鼠的基因型為A1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為A1A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能改變A1和A2的基因頻率
B.A1和A2基因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序列不同
C.A1的基因頻率是57%,A2的基因頻率是43%
D.該小鼠群體所有的A1和A2基因,構成小鼠的基因庫
D [影響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因素之一是基因突變,A正確;A1和A2基因的遺傳信息不同,根本區(qū)別是堿基序列不同,B正確;A1的基因頻率是57%,A2的基因頻率是1-57%=43%,C正確;種群基因庫是該種群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D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