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1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題。
草莓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水果,但長期以來價格較高,尤其是春節(jié)期間提前上市的就更貴了。草莓的價格不菲有很多原因,除去人力、大棚、育苗等常規(guī)成本,還有經過土壤熏蒸等特殊環(huán)節(jié)帶來的成本。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同一塊土地種植草莓三年后,再種時植株便不易成活,這就需要換一塊土地,重新搭大棚、做土壤熏蒸等前期準備,成本自然就會增加。
在一塊田地上連續(xù)栽種同一種作物,生物學上稱為“連作”。像草莓這樣在同一塊土地連作時出現植株成活率、品質、產量降低的現象,叫“連作障礙”。
作物產生連作障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多數植物對營養(yǎng)物質具有選擇性,連作會導致某些營養(yǎng)物質缺乏,但這可以通過選擇性施肥來彌補。除此以外,作物不能連作的原因還有:化學危害,微生物危害與蟲害。大多數情況下,微生物與蟲害產生的原因都是由于它們對某種農作物具有專一性,連作導致它們極劇繁殖,從而抑制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然而,化學危害的問題,則是作物“自作孽”了。某些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代謝出一些自毒性物質,從而抑制了下一年該種作物過度生長,生物學上稱為自毒作用。因自毒作用產生連作障礙而造成產量過低的作物有草莓、人參和三七。
關于自毒作用,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它是化感作用的特殊類型。所謂化感作用,實際上是植物間以及微生物間關乎生存的一種手段。因為想要在生存中占據主動,就必須讓別人退出競爭舞臺,利用自身代謝出的化學物質作武器是一種常見手段。這種抑制性的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例如燕麥和小麥之間就存在競爭,燕麥可以釋放莨菪亭等化學物質抑制小麥的生長。
這樣看來,作物們似乎應當選擇對其它物種有抑制作用而對本體有促進作用的化學物質才是最智慧的做法,但作物們有時也會把化感作用的槍頭指向自身。有的作物在成長過程中會分泌有毒的化學物質,通過影響下一代的發(fā)育來抑制過度生長,從而避免了因環(huán)境和資源無法承載而造成的物種滅絕。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類作物的自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自然界中,生長過草莓的土壤,會富含草莓的自毒性物質羥基苯甲酸,由于它的作用,草莓生長分布會相對分散,使其在某一地區(qū)內不會因密度過大而影響繁殖和生存。這樣看來,通過大棚人工種植草莓就需要避免這種現象,以達到增產的目的。
現在已經有一些新的技術可以支持草莓連作八年以上。例如提高土壤的碳含量,從而增加土壤中的菌落數目,以便更有效地分解自毒物質。當然目前這些做法的成本也不低。另外,草莓果實柔軟,不易儲存,運輸、銷售中折耗很大,所以草莓的價格也就依然保持在高位上。
(取材于《草莓為何如此金貴》)
16. 根據文意,以下不屬于“草莓價格貴”的原因的一項是(3分)
A. 種植草莓要經過土壤熏蒸等特殊環(huán)節(jié)。
B. 草莓分解自毒物質的能力不強。
C. 支持草莓連作的技術成本高。
D. 草莓不易儲存,帶來運輸、銷售成本增加。
17.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 生物學上的連作障礙,削弱了某一區(qū)域中單一植物的生長優(yōu)勢。
B. 選擇性施肥可以消除由于營養(yǎng)物質缺乏、微生物造成的連作障礙。
C. 燕麥和小麥之間存在競爭的例子,證明化感作用的抑制性作用普遍存在。
D. 具有化感作用的作物通過自毒抑制了生存競爭中其它作物的生長。
E. 通過大棚密集種植來增產,會加劇草莓自毒性物質帶來的不利影響。
18. 根據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說明“自毒作用”與“自疏現象”的異同。(4分)
同一只青蛙生出的年齡相等、共同生活的蝌蚪,在數量過多、密集過高時,發(fā)育較早、體型較大的蝌蚪會釋放出有毒的化學物質,毒死同群中較小的、發(fā)育較晚的蝌蚪,從而保證自身的生存,這在生物學上被稱為自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