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4-16題。(共12分)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zhǔn)備,廬江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shí),須相憶。
注釋:【1】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dāng)時(shí)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wù)!2】繡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4】銅鞮陌:代指襄陽。
14.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 詞的開頭四句,先寫對方行程,再寫自己的多病與離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悵。
B. 李正之即將遠(yuǎn)赴蜀地?fù)?dān)任要職,作者滿含深情地稱許友人才華出眾,巨筆如椽。
C. 作者認(rèn)為荊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詩的好素材,如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
D. 詞的結(jié)尾兩句,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dá)對友誼的珍惜與贊美。
15.辛棄疾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dá)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 “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lì)友人報(bào)國立功。
B. “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式游覽赤壁的典故,抒發(fā)人生短暫的感慨。
C.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表達(dá)對友人的擔(dān)憂,望其早歸。
D. “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xiàn)宦游漂泊的凄苦。
16.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shù)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
請談?wù)勀銓ι鲜鲈u論的理解,結(jié)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述。(6分)
17.在橫線出填寫作品原句。(共8分)
、偬諟Y明是很多古代詩人的偶像!稓w園田居》(其一)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_________,__________。
、凇氨怼笔且环N應(yīng)用文體,不容易寫出真情實(shí)感。李密《陳情表》卻寫得極為感人:“臣無祖母_______, ________ ;祖母無臣________,_________。”
、酃湃怂蛣e,常在渡口碼頭。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________,__________。
、苣闼诘闹袑W(xué)舉辦隆重的校慶典禮,邀請了很多的校友、家長參加。你作為學(xué)生代表向來賓致歡迎辭,其中要引用兩句古代詩文。請?zhí)顚懬‘?dāng)?shù)木渥印?/P>
金秋十月,天高云談,今天大家齊聚一堂,真可謂“________,________”。請?jiān)试S我代表全體在校同學(xué),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