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學生村官公文寫作之常用公文寫作示例
如何寫公文,是廣大考生朋友非常關心的問題。學寫公文,首先要了解公文的結構。公文的結構與一般文章結構的含義相同,即根據(jù)主旨的要求和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種組織、構造形式,如果將一篇完整的公文比作一個人,那么,結構就是“骨骼框架”,沒有它,撐不起一個整體?梢,結構在公文寫作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能夠設計安排一個好的結構是公文寫作者應當具備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常見的公務員公文寫作大概包括請示、報告、意見、通知及宣傳綱要五類,在此,我們將這五類如何行文向考生細述。
1.請示: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事項。
請示的三個層次:
(1)第一個層次,寫“為什么要請示”,即請示的緣由或背景,也就是請示問題的依據(jù)、出發(fā)點和目的。
(2)第二個層次,寫“請示什么問題”。主體部分寫請求的事項,仍以上面那份“請示”為例,其在第二層次寫了四點意見:“一、方針和目的……二、加強科學研究……三、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四、加強領導,密切協(xié)調(diào)……”這是向國務院請示的具體事項內(nèi)容。
(3)結尾部分寫希望、要求,可以使用以下慣用語,如:“妥否,請批示”或“當否,請批示”或“以上請示,望予審批”或“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zhuǎn)XXX執(zhí)行”等。
2.報告:適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回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報告”正文的寫作通常是“三段式”。但應注意的是,“三段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它必然由于不同的內(nèi)容表現(xiàn)為多變的狀態(tài),主要有:情況——做法——問題(意見);情況(做法)——問題——今后意見;情況——原因(責任)——下步做法;情況——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情況——問題——建議等。寫“報告”要切實掌握“三段式”的基本要求,這對提高撰文效率且達到眉目清楚是十分必要的。
3.意見:適用于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正文:這部分是意見寫作的主體,應當首先在開頭部分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據(jù)或緣由,以利受文者理解和貫徹執(zhí)行;然后應當明確、詳盡地寫出意見的具體內(nèi)容,如闡明工作的基本見解、原則性要求、政策性措施及注意事項等,一般采用分條的結構安排方式。結尾,一般用一個結尾段落來進一步強調(diào)工作或提出希望和要求。
4.通知:適用于發(fā)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zhí)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zhí)行的事項,批轉(zhuǎn)、轉(zhuǎn)發(fā)公文。
指示性通知:交代緣由(由成績到問題)+原則、要求+結尾(貫徹執(zhí)行的希望)。如《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通知》,就是一篇非常典范的指示性通知。開頭集中說明制發(fā)本通知的“緣由”及“總的要求”,首先肯定近年來在精簡會議和文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要求精簡會議和文件,并采取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緊接著筆鋒一轉(zhuǎn),用“但是”引出所存在的問題:“但是各類會議和文件仍然偏多,特別是部門內(nèi)設機構召開的會議過多過濫,一些會議隨意召集地方政府廳局負責人參加,給地方增加了負擔;部門內(nèi)設機構越權發(fā)文現(xiàn)象十分突出,成為文件過多的主要原因!蓖ㄟ^一個短語(“為做好精簡會議和文件的工作,現(xiàn)特有關事項通知如下:”),進而提出精簡會議和文件的原則要求:“一要提高認識,轉(zhuǎn)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精簡會議和文件是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需要;二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zhuǎn)變管理職能,轉(zhuǎn)變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把工作重點放在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diào)研和督查,集中精力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上;三要積極利用現(xiàn)代通信和技術手段開展工作,加快實現(xiàn)辦公自動化的步伐,改變傳統(tǒng)的主要依靠召開會議和印發(fā)文件來推動工作的做法!弊詈,結尾部分要對有關單位提出貫徹執(zhí)行的希望和要求。
會議通知:寫法比較簡單,開頭用一自然段簡明交待通知形成的緣由和根據(jù);主體簡要敘述通知的事項;結尾另起段寫明通知執(zhí)行要求,常用“以上通知,望認真執(zhí)行”、“特此通知!薄氨就ㄖ园l(fā)布之日起實行”等習慣用語表示。
5.宣傳綱要:計劃體公文的一種。一般是指帶有遠景發(fā)展設想的提綱挈領式的文字計劃,又具有較強的政策性、思想性與指導性。全文大都由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政策措施等幾個大的部分來組成。
宣傳綱要的三大塊:第一部分,交代清楚這份宣傳綱要的背景,說明此宣傳綱要所要宣傳的活動以及發(fā)起活動的原因;第二部分,交代宣傳綱要的具體內(nèi)容,包括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宣傳內(nèi)容、宣傳載體、宣傳措施等方面(其中指導思想、宣傳措施必不可少);最后部分,發(fā)出鼓勵或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