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稅務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稅務師 >> 財務與會計 >> 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9年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預習試題及解析1_第5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9年2月18日]  【

      答案

      1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以列出算式P=A×(PVA8%,8-PVA8%, 2),所以A=P/(PVA8%,8-PVA8%,2)=5 000/(5.7466-1.7833)=1261.57(萬元)

      2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公式“存貨周轉次數(shù) = 銷貨成本/平均存貨,存貨周轉天數(shù) = 360/存貨周轉次數(shù)”,銷貨成本 = 360/存貨周轉天數(shù)×平均存貨。所以,2008年的銷貨成本=360/60×80=480(萬元),2009年的銷貨成本=360/50×100=720(萬元),該公司銷貨成本的增長率=(720 - 480)/480=50%。

      3

      [答案] B

      [解析] [(EBIT-200-2000×12%)×(1-25%)]/12=[(EBIT-200)×(1-25%)]/(120+100),解得EBIT=728(萬元)。

      4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內含報酬率計算公式,有:

      100×PVAr,10=450,所以,PVAr,10=4.5

      由于4.4941<4.5<4.8332,采用插值法:

      貼現(xiàn)率系數(shù)(18%-16%)/(18%-r)=(4.4941-4.8332)/( 4.4941-4.5)

      解得,r=17.97%

      5

      [答案] B

      [解析] 留存收益資金成本=0.2/12+2.5%=4.17%

      6

      [答案] B

      [解析] 最佳現(xiàn)金持有量=2×150 000×600/5%=60 000(元)

      全年現(xiàn)金轉換成本=(150 000/60 000)×600=1 500(元)

      全年現(xiàn)金持有機會成本=(60 000/2)×5%=1 500(元)

      持有現(xiàn)金的總成本=1 500+1 500=3 000(元)

      7

      [答案] C

      [解析] 最后一年折舊=45×1/15=3(萬元),最后一年的所得稅=(38-15-3)×25%=5(萬元),最后一年的凈現(xiàn)金流量=38-15-5+5=23(萬元)。

      8

      [答案] B

      [解析] 2008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7 200×(1-75%-2%-15%-0.8%)×(1-25%)=388.8(萬元)

      2008年分配的股利=388.8×60%=233.28(萬元)

      9

      [答案] C

      [解析] 經營現(xiàn)金凈流量=800+100+200-30-(100+80)+60=950(萬元),盈余現(xiàn)金保障倍數(shù)=950/800=1.1875

      10

      [答案] A

      11

      [答案] B

      [解析] 選項A,負債是是企業(yè)承擔的現(xiàn)時義務;選項C,利潤是指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選項D,收入是指企業(yè)在日;顒又行纬傻,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12

      [答案] B

      [解析] 甲企業(yè)確認的收入=200×(100-10)=18 000(元),現(xiàn)金折扣在實際發(fā)生時,確認財務費用,所以確認收入時不需要考慮現(xiàn)金折扣。

      13

      [答案] D

      [解析] ①2009年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3 000+400-600-180+350-350=2 620(萬元);②2009年末壞賬準備調整前的賬面余額=150-180+350=320(萬元);③2009年末應提足的壞賬準備=2 620×5%=131(萬元);④2009年應沖減壞賬準備189萬元(320-131)。

      14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核的是存貨成本的核算。由于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繼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所以消費稅不計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資成本。收回該批半成品的入賬價值=140+4=144(萬元)。

      15

      [答案] C

      [解析] 企業(yè)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屬于辭退福利,所以應該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A不正確;兼職、臨時職工等,均屬于企業(yè)的職工,支付給兼職和臨時職工的報酬屬于職工薪酬的內容,選項B不正確;將企業(yè)擁有的房屋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的,屬于非貨幣性職工薪酬,應將該住房每期應計提的折舊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選項D不正確。

      16

      [答案] C

      [解析] 2007年折舊額=360 000 ×2/5=144 000(元),2008年的折舊額=(360 000-144 000)×2/5=86 400(元),至2008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360 000-144 000-86 400=129 600(元),高于估計可收回金額100 000元,則應計提減值準備29 600元。則該設備對甲公司2008年的營業(yè)利潤的減少數(shù)=86 400+29 600=116 000(元),其中折舊形成的管理費用為86 400元,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為29 600元。

      17

      [答案] D

      [解析] 期初結存商品進銷差價=500 000×25%=125 000(元),本月購進商品進銷差價=11 500 000-8 000 000=3 500 000(元),商品進銷差價率=(125 000+3 500 000)/(500 000+11 500 000)×100%=30.21%,期末庫存商品結存成本=500 000×(1-30.21%)=348 950(元)。

      18

      [答案] B

      [解析] 公允價值=1 000×30×7%×0.9174+1000×30×7%×0.8417+1000×30×0.8417=28 945(萬元.)

      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1 000×30-28 945=1 055(萬元)。

      19

      [答案] A

      [解析] 20×6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賬面價值=320-320/10=288(萬元),高于其可收回金額270萬元,所以其賬面價值為270萬元,尚可使用年限為9年;20×7年攤銷的金額為30萬元(270÷9),20×7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240萬元(270-30),低于其可收回金額,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不能轉回,20×8年6月30日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240-(240/8)/2=225(萬元)。

      20

      [答案] A

      [解析] 處置當期的損益=100-80-10+10+10=30(萬元)。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80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70

      ——公允價值變動 10

      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金額轉入其他業(yè)務收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

      再將轉換時產生的資本公積金額轉出:

      借:資本公積    1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

      21

      [答案] A

      [解析] 2007年沖減投資成本:30 000×18%=5 400(元)

      借:應收股利       5 4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 400

      2008年應沖減投資成本:(30 000+20 000-40 000)×18%-5 400=-3 600(元);

      2008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0 000×18%-(-3 600)=7 200(元)

      借:應收股利   3 600(20 000×18%)

      長期股權投資  3 600

      貸:投資收益     7 200

      2009年應沖減投資成本:(30 000+20 000+25 000-40 000-10 000)×18%-(5 400-3 600)=2 700(元)

      2009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5 000×18%-2 700=1 800(元)

      借:應收股利    4 5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 700

      投資收益   1 800

      22

      [答案] B

      [解析] A公司的有關分錄為:

      2008年3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 020

      應收股利        65

      貸:銀行存款        3 085

      2008年4月3日

      借:銀行存款 65

      貸:應收股利 65

      2008年12月31日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20

      2009年2月4日

      借:銀行存款            3 0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 020

      投資收益         150

      借:投資收益          12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0

      23

      [答案] B

      [解析] 2007年末該廠房的原價=2 000-200-100+400+200+34+50+66=2 450(萬元);②2008年廠房的折舊=2 450×25%=612.5(萬元);③2009年廠房的折舊=(2 450-612.5)×25%=459.375(萬元);④2010年廠房的折舊=(2 450-612.5-459.375)×25%≈344.53(萬元);⑤2010年的租金收入為180萬元;⑥2010年因出租廠房產生的營業(yè)利潤=180-344.53=-164.53(萬元)。

      24

      [答案] C

      [解析] (1)2007年初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成本=15×200=3 000(萬元);

      (2)2007年5月10日現(xiàn)金股利的發(fā)放應沖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成本40萬元;

      (3)20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3 000-40=2 960(萬元);

      (4)2007年末因公允價值調整而借記“資本公積”金額=2 960-13×200=360(萬元);

      (5)2008年末發(fā)生減值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 76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 400[(13-6)×200]

      (6)2009年股價回升時,應貸記“資本公積”金額800萬元[(10-6)×200],此時資本公積的結存額也是800萬元。

      25

      [答案] C

      [解析] 2008年初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成本=1 078.98-1 000×5%+10=1 038.98(萬元);2008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1 038.98+1 038.98×3.93%-1 000×5%=1 029.81(萬元);2009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1 029.81+1 029.81×3.93%-1 000×5%=1 020.28(萬元)

      26

      [答案] C

      [解析] 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6 000×80%=4 800(萬元)。應確認的資本公積=4 800-(1 000+3 200)=600(萬元)。相關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8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無形資產         3 2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600

      27

      [答案] B

      [解析] 按照現(xiàn)行規(guī)定,月初有欠交增值稅部分已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的貸方,因此“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本月末結轉前應有的余額=65-(40-3)-15=13(萬元)。

      28

      [答案] A

      [解析] 選項A應當是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29

      [答案] B

      [解析] 選項B不能說明金融資產的價值發(fā)生實質性的嚴重下跌。

      30

      [答案] C

      [解析] 最低租賃付款額 = 800×3 + 500 = 2 90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xiàn)值=800/1.07 + 800/1.072 + 800/1.073 + 500/1.073= 2 507.60(萬元);未確認融資費用=2 900-2 507.60 = 392.4(萬元)。 2009年末長期應付款的現(xiàn)值=2507.60×(1+7%)-800=1 883.13(萬元)

      31

      [答案] A

      [解析] 因為在簽訂合同時還沒有標的物,所以不能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因此計提的預計負債=320-300=20(萬元)。

      32

      [答案] B

      [解析] 選項B,交納的耕地占用稅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33

      [答案] C

      [解析] A公司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等         12

      壞賬準備            2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1

      貸:應收賬款              15

      B公司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賬款            15

      貸:股本                3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9

      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3

      34

      [答案] B

      [解析] 或有事項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應當滿足三個條件

      (1)該義務是企業(yè)承擔的現(xiàn)時義務

      (2)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

      (3)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對于未決訴訟而言,如果很可能敗訴,且損失的金額能夠合理估計的,應該確認預計負債;如果損失的金額不能合理估計,則不能確認預計負債。

      35

      [答案] B

      [解析] (1)2007年12月31日建造合同的完工百分比=945÷(945+630)=60%;

      (2)2007年應確認的營業(yè)收入=1 500×60%=900(萬元);

      (3)2007年應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945+630)-1 500]×(1-60%)=30(萬元)。

      36

      [答案] D

      [解析] 行權時公司增加的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50×100×20+150×100×15-150×100×1=510 000元。

      37

      [答案] D

      [解析] ①2007年應納稅所得額=2 000+700-1 500-300=900(萬元);

      ②2007年應交所得稅=900×33%=297(萬元);

      ③2007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額=700×33%=231(萬元);

      ④2007年“遞延所得稅負債”貸記額=1500×33%=495(萬元);

      ⑤2007年“所得稅費用”=297-231+495=561(萬元)。

      38

      [答案] C

      [解析] 由于會計政策變更導致該項投資的賬面價值發(fā)生了變化,但計稅基礎不變,所以根據(jù)“暫時性差異=賬面價值-計稅基礎”,賬面價值的變化也就是對暫時性差異的影響。因此會計政策變更的所得稅影響可直接根據(jù)賬面價值的變化和所得稅稅率計算,對2008年的期初留存收益影響金額為減少(500-400)×(1-25%)=75(萬元)。

      39

      [答案] D

      [解析] 工程物資一般專門用于在建工程,不符合存貨的定義,所以不應在存貨項目反映,應在“工程物資”項目中列示。

      40

      [答案] A

      [解析] 支付的各項稅費反映企業(yè)按規(guī)定支付的各種稅費,包括本期發(fā)生并支付的稅費,以及本期支付以前發(fā)生的稅費和預交的稅金,如支付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印花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預交的營業(yè)稅等。不包括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實際支付的耕地占用稅等,也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

      1 2 3 4 5
      責編:jiaojiao9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