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綜合題
1.甲公司為一上市的集團公司,原持有乙公司30%股權,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甲公司20×3年及20×4年發(fā)生的相關交易事項如下:
其他有關資料:
甲公司與丙公司、丁公司于交易發(fā)生前無任何關聯(lián)關系。甲公司受讓乙公司50%股權前,甲公司與乙公司無任何關聯(lián)方交易。
乙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不計提任意盈余公積。20×3年度及20×4年度,乙公司未向股東分配利潤。
不考慮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1)20×3年1月1日,甲公司從乙公司的控股股東——丙公司處受讓乙公司50%股權,受讓價格為13000萬元,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并辦理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xù)。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800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00萬元(含原未確認的無形資產公允價值2000萬元),除原未確認入賬的無形資產外,其他各項可辨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上述無形資產系一項商標權,自購買日開始尚可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攤銷。
甲公司受讓乙公司50%后,共計持有乙公司80%股權,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甲公司受讓乙公司50%股權時,所持乙公司30%股權的賬面價值為54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4500萬元,損益調整87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30萬元;公允價值為6200萬元。
要求:
(1)根據(jù)資料(1),計算甲公司20×3年度個別財務報表中受讓乙公司50%股權后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并編制與取得該股權相關的會計分錄。
(2)根據(jù)資料(1),計算甲公司20×3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因購買乙公司發(fā)生的合并成本及應列報的商譽。
(3)根據(jù)資料(1),計算甲公司20×3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因購買乙公司50%股權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正確答案』
(1)個別報表中的投資成本=5400+13000=184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3000
貸:銀行存款 13000
(2)合并報表中的成本=6200+13000=19200(萬元),
商譽=19200-20000×80%=3200(萬元)。
(3)合并報表中確認的投資收益=6200-5400+30=830(萬元)
【提示】權益法增資轉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時,合并報表中需要將原股權投資確認的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
(2)20×3年1月1日,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所有者權益為18000萬元,其中實收資本為150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盈余公積為29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2610萬元。
20×3年度,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元,因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60萬元。
要求:
(4)根據(jù)資料(1)和(2)編制甲公司20×3年度合并資產負債表和合并利潤表相關的調整及抵銷分錄。
『正確答案』
(4)資產負債表日的合并報表調整和抵銷分錄如下:
借:無形資產 2000
貸:資本公積 2000
借:管理費用 200
貸: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2000/10)200
調整之后的凈利潤=(500-2000/10)=3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投資收益 800
借:資本公積 30
貸:投資收益 30
借:長期股權投資 240
貸:投資收益 (300×80%)240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80%)48
貸:其他綜合收益 48
借:實收資本(股本) 15000
資本公積 (100+2000)2100
其他綜合收益 60
盈余公積 (290+500×10%)340
年末未分配利潤 (2610+500-200-50)2860
商譽 3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9488
少數(shù)股東權益 4072
借:投資收益 240
少數(shù)股東損益 60
年初未分配利潤 2610
貸:提取盈余公積 50
年末未分配利潤 2860
(3)20×4年1月1日,甲公司向丁公司轉讓所持乙公司70%股權,轉讓價格為20000萬元,款項已經收到,并辦理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xù)。出售日,甲公司所持乙公司剩余1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2500萬元。轉讓乙公司70%股權后,甲公司不能對乙公司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甲公司對其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要求:
(5)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甲公司20×4年度個別財務報表中因處置70%股權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6)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甲公司20×4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因處置70%股權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按新教材改編)
『正確答案』
(5)個別報表中確認的投資收益
=(20000-18400×70%/80%)+(2500-18400×10%/80%)+30
=4130(萬元)
借:銀行存款 2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6100
投資收益 3900
借:資本公積 30
貸:投資收益 3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25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300
投資收益 200
(6)合并報表中確認的投資收益
=(20000+2500)-[(18000+2000+500+60-200)×80%+3200]+60×80%
=3060(萬元)
2.(2015年)(1)2×14年甲公司和其控股股東P公司以及無關聯(lián)第三人丙公司簽訂協(xié)議,分別從P公司處購買其持有乙公司60%的股權,以發(fā)行1800萬股股票作為對價,發(fā)行價4元每股;從丙公司處購買少數(shù)股權40%,以銀行存款支付5000萬元,7月1日辦理完畢交接手續(xù),改選董事會成員。當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8000萬元(其中股本2000萬元,資本公積3200萬元,盈余公積1600萬元,未分配利潤1200萬元)。
要求:
(1)甲公司合并乙公司屬于什么類型的合并,并說明理由。
(2)計算甲公司應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金額,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2×14年度合并報表中有關的調整抵銷分錄。
『正確答案』
(1)甲公司合并子公司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
理由:甲公司購買乙公司股份之前,其控股股東P公司持有乙公司60%股權,能夠對乙公司達到控制。因此,甲公司購買乙公司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
(2)初始投資成本=8000×60%+5000=98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9800
貸:股本 1800
銀行存款 5000
資本公積 3000
(3)合并日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與母公司長期股權
投資抵銷:
借:資本公積 18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800
借:資本公積 1680
貸:盈余公積 (1600×60%)960
未分配利潤 (1200×60%)720
借:股本 2000
資本公積 3200
盈余公積 1600
未分配利潤 1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000
(2)2×14年1月1日,甲公司賬上有應收乙公司賬款560萬元,已計提壞賬準備34萬元;乙公司的存貨中有300萬元是自甲公司購入擬出售的,但尚未出售,甲公司出售時賬面數(shù)是500萬元,乙公司未計提跌價準備。
『正確答案』合并當日內部債權、債務抵消
借:應付票據(jù)及應付賬款 560
貸:應收票據(jù)及應收賬款 560
借:應收票據(jù)及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34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34
合并當日存貨內部交易抵銷
借:存貨 200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200
(3)7月8日,甲公司將其自用的無形資產以500萬元出售給乙公司,無形資產原價200萬元,已計提攤銷40萬元,尚可使用年限5年,乙公司購入后作為管理用無形資產?铐椢锤。
『正確答案』2×14年末無形資產內部交易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 340
貸:無形資產 340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34
貸:管理費用 34
(4)2×14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收乙公司的兩次賬款均未收回,甲公司再一次計提壞賬準備59萬元(累計共計提93萬元),乙公司年初賬上的存貨已全部對外出售。
『正確答案』2×14年末內部債權、債務抵銷
借:應付票據(jù)及應付賬款 1060
貸:應收票據(jù)及應收賬款 1060
借:應收票據(jù)及應收賬款 34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34
借:應收票據(jù)及應收賬款 59
貸:信用減值損失 59
2×14年末對期初內部交易存貨的抵銷
借:營業(yè)成本 200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200
(5)乙公司下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8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增加120萬元,所有者權益賬上股本2000萬元,資本公積32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120萬元,盈余公積1680萬元,未分配利潤1920萬元。
『正確答案』2×14年末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相關抵銷分錄
按照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920
貸:投資收益 800
其他綜合收益 120
借:資本公積 18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800
借:資本公積 1680
貸:盈余公積 (1600×60%)960
未分配利潤 (1200×60%)720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與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抵銷:
借:股本 2000
資本公積 3200
其他綜合收益 120
盈余公積 1680
未分配利潤 192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920
2×14年末母公司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800
年初未分配利潤 12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80
年末未分配利潤 1920
3.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甲公司”)為上市公司。為提高市場占有率及實現(xiàn)多元化經營,甲公司在20×5年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和資本運作。
(1)甲公司于20×5年3月31日與A公司的控股股東B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以A公司20×5年3月30日經評估確認的凈資產為基礎,甲公司定向增發(fā)本公司普通股股票給B公司,取得其持有的A公司80%的股權。甲公司定向增發(fā)的普通股股數(shù)以協(xié)議公告前一段合理時間內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加權平均股價15.40元/股為基礎計算確定,且B公司取得甲公司定向增發(fā)的股份當日即撤出其原派駐A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由甲公司對A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
(2)上述協(xié)議經雙方股東大會批準后,具體執(zhí)行情況如下:
、俳浽u估確定,20×5年3月30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9000萬元。
、诮浵嚓P部門批準,甲公司于20×5年5月31日向B公司定向增發(fā)500萬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并于當日辦理了股權登記手續(xù)。B公司取得的股權占甲公司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10%。
20×5年5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收盤價為16.60元/股。
、奂坠緸樵摻灰装l(fā)生以下費用,均以銀行存款支付:
A.除向常年法律顧問C律師事務所支付的常年法律顧問費之外,支付C律師事務所為增發(fā)股份而提供額外服務的相關費用約20萬元。
B.聘請D律師事務所對被收購的子公司提供盡職調查等法律服務,服務費用約10萬元。
C.聘請E評估機構對被收購的子公司進行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評估費用約10萬元。
D.聘請F會計師事務所對被收購的子公司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對子公司的盈利預測出具審核意見,會計師費用約20萬元。
、芗坠居20×5年5月31日向B公司定向發(fā)行普通股股票后,即對A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改組后A公司的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5名,其他股東派出1名,其余3名為獨立董事。
A公司章程規(guī)定,其財務和生產經營決策須由董事會半數(shù)以上成員表決通過。20×5年5月3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0000萬元。
假定合并前甲公司與A公司不具有關聯(lián)方關系。
要求:
(1)分析甲公司發(fā)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如何處理。
(2)計算該項合并的合并成本及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金額。
(3)編制甲公司個別報表中購買日與企業(yè)合并相關的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第A項費用屬于與發(fā)行股票相關的交易費用,應沖減資本公積;第B、C、D項費用屬于針對被購買方發(fā)生的盡職調查的法律服務費用、評估和審計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
(2)合并成本=16.60×500=8300(萬元)。
合并商譽=8300-10000×80%=300(萬元)。
(3)購買日與企業(yè)合并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300
貸:股本 5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800
借:管理費用 40
貸:銀行存款 4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0
貸:銀行存款 20
(3)20×7年1月6日,甲公司出售A公司30%的股權,處置價款3750萬元已存入銀行,同時辦理股權劃轉手續(xù)。當日,甲公司持有的A公司剩余5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6250萬元,自購買日持續(xù)計算的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其中包括自購買日至20×5年年末實現(xiàn)的公允凈利潤1000萬元,20×6年實現(xiàn)的公允凈利潤1200萬元,20×6年分配的現(xiàn)金股利500萬元,20×6年因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上升實現(xiàn)的其他綜合收益300萬元。
要求:
(4)假定甲公司處置股權后對A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只具有共同控制,計算甲公司出售A公司股權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以及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處置損益,并編制其個別報表處置分錄及合并報表針對該股權處置交易應編制的調整抵銷分錄。
『正確答案』
(4)個別報表中應確認的處置損益=3750-8300/80%×30%=637.5(萬元)。
個別報表中的處置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375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112.5
投資收益 637.5
個別報表中針對剩余股權按照權益法追溯調整后的賬面價值
=8300×50%/80%+(1000+1200-500+300)×50%=6187.5(萬元)
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處置損益
=(3750+6250)-12000×80%-300+300×80%=340(萬元)
合并報表中的調整分錄為:
、偈S喙蓹喟凑展蕛r值重新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 625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187.5
投資收益 62.5
②對個別報表中的部分處置收益的歸屬期間進行調整:
借:投資收益 510
貸:未分配利潤 【(1000+700)×30%】510
、蹖⑹S喙蓹鄬钠渌C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
借:其他綜合收益 (300×50%)150
貸:投資收益 150
要求:
(5)假定甲公司處置股權后仍對A公司生產經營決策具有控制權,計算甲公司出售A公司股權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以及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處置損益。
『正確答案』
(5)個別報表中確認的處置收益=3750-8300/80%×30%=637.5(萬元),
合并報表中由于不喪失控制權,故確認的處置損益為0。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