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成人高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成人高考 >> 專升本模擬試題 >> 生態(tài)學基礎 >> 文章內容

      報考指南

      招生簡章

      點擊排行

      2017年成考專升本《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題(12)_第3頁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5月22日 ]  【

        二、填空題:2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第21題 三基點溫度包括最低溫度、____________和最高溫度。

        答案:最適溫度

        第22題 某些動物占據一定的空間,不讓同種其他成員侵入的行為稱____________行為。

        答案:領域

        第23題 在群落中出現頻率很低的物種稱為___________。

        答案:偶見種(或罕見種)

        第24題 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藸(Haeckel)首次提出了___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生態(tài)學

        第25題 根據阿倫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帶的哺育動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趨于縮短的現象,這是對___________因子的適應。

        答案:溫度

        第26題 一般來講,土壤的質地可分為砂土、黏土和__________3大類。

        答案:壤土

        第27題 僅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無利也無害的種間共生關系稱為__________共生。

        答案:偏利

        第28題 廣義的共物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__________。

        答案:互利共生

        第29題 綠色植物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中的第___________營養(yǎng)級。

        答案:一

        第30題 大氣中C02的濃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變暖即__________。

        答案:溫室效應

        第31題 在群落交錯區(qū)內,物種的數目及一些物種的密度有增大的趨勢,這一現象被稱為___________。

        答案:邊緣效應

        第32題 在生態(tài)學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野外調查

        第33題 1935年英國科學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____這一重要概念。

        答案:生態(tài)系統(tǒng)

        第34題 某一物種進入新的棲息地,其種群快速增長,對當地原有物種的生存造成威脅,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__。

        答案:生態(tài)入侵(或生物入侵)

        第35題 對生物生長、發(fā)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影響的環(huán)境因子稱為___________。

        答案:生態(tài)因子

        第36題 土壤是指地球陸地表面具有肥力且能__________的疏松層。

        答案:生長植物

        第37題 溫度超過生物適宜溫區(qū)的上限后就會對生物產生有害影響。高溫可減弱光合作用,增強____________,使植物的兩個重要過程失調。

        答案:呼吸作用

        第38題 某一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量稱為___________。

        答案:種群密度

        第39題 種群的分布型一般可分為____________、隨機型和成群型三種類型。

        答案:均勻型

        第40題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是___________的和逐級遞減的。

        答案:單向

      1 2 3 4
      責編:jiaojiao95
      • 學歷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