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16.下列關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申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個體工商戶如符合企業(yè)登記標準且經營規(guī)模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應當向當?shù)毓矙C關消防機構備案
B、重點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由監(jiān)理單位負責申報備案
C、同一棟建筑物中各自獨立的產權單位或者使用單位,符合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應由該建筑物的建設單位統(tǒng)一申報備案
D、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在同一地點有隸屬關系的單位,應分別申報備案
答案:A
解析:重點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由建設單位負責申報備案,B 選項錯誤;同一棟建筑物中各自獨立的產權單位或者使用單位,符合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由各個單位分別獨立申報備案;建筑物本身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該建筑物產權單位也要獨立申報備案,C 選項錯誤;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不在同一地點但有隸屬關系的單位,不論是否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都要單獨向所在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報備案;在同一地點有隸屬關系,下屬單位如具備法人資格,應當獨立申報備案,D 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 A。
普通解析:重點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由建設單位負責申報備案,B 選項錯誤;同一棟建筑物中各自獨立的產權單位或者使用單位,符合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由各個單位分別獨立申報備案;建筑物本身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的,該建筑物產權單位也要獨立申報備案,C 選項錯誤;符合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不在同一地點但有隸屬關系的單位,不論是否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都要單獨向所在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報備案;在同一地點有隸屬關系,下屬單位如具備法人資格,應當獨立申報備案,D 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 A。
17.下列對于擋煙設施的檢查結果中,不符合規(guī)定的是( )。
A、翻板式擋煙垂壁的搭接寬度的測量結果是 18.0mm
B、活動擋煙垂壁邊沿與建筑物結構表面的最小距離的測量結果是 20.0mm
C、卷簾式擋煙垂壁的運行速度的測量結果是 0.08m/s
D、擋煙垂壁的擋煙高度測量結果是 501.8mm
答案:A
解析:擋煙高度要求不得小于 500mm,D 符合;翻板式擋煙垂壁的搭接寬度不得小于 20mm,允許負偏差 5%,A 不符合;活動擋煙垂壁邊沿與建筑物結構表面的最小距離不得大于 60mm,允許正偏差 5%,B 符合;卷簾式擋煙垂壁的運行速度應≥0.07m/s,C 符合。普通解析:擋煙高度要求不得小于 500mm,D 符合;翻板式擋煙垂壁的搭接寬度不得小于20mm,允許負偏差 5%,A 不符合;活動擋煙垂壁邊沿與建筑物結構表面的最小距離不得大于 60mm,允許正偏差 5%,B 符合;卷簾式擋煙垂壁的運行速度應≥0.07m/s,C 符合。
18.下列有關機械排煙設施組成部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排煙風機應能保證在 280℃的環(huán)境條件下能連續(xù)工作不少于 30min
B、排煙閥平時呈開啟狀態(tài)
C、火災時當排煙管道內溫度達到 280℃時,排煙防火閥應能自動關閉
D、擋煙垂壁指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裝在建筑頂棚橫梁或吊頂下的擋煙分隔設施
答案:B
解析:排煙閥平時呈關閉狀態(tài)。
普通解析:排煙閥平時呈關閉狀態(tài)。
19.某 18 層住宅樓在建工程,建筑高度為 54m,單層建筑面積為 850m2。該工程施工工地設置有臨時室內、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下列關于臨時消防給水系統(tǒng)設置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
A、室外消防給水管管徑為 DN150
B、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消防豎管管徑為 DN100
C、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消防豎管在建筑封頂時將豎管連接成環(huán)狀
D、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消防用水量為 10L/s
答案:D
解析:臨時室外消防給水干管的管徑應依據施工現(xiàn)場臨時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內水流計算速度進行計算確定,且最小管徑不應小于 DN100。A 正確;在建工程的臨時消防豎管是在建工程室內消防給水的干管,消防豎管在檢修或接長時,應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確保有一根消防豎管正常工作。當建筑封頂時,應將兩條消防豎管連接成環(huán)。消防豎管的管徑應根據在建工程臨時消防用水量、豎管內水流計算速度進行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 DN100。BC 正確;建筑高度大于 50m 或者體積大于 50000m³,室內消防用水量為 15L/s。D 錯誤。
普通解析:臨時室外消防給水干管的管徑應依據施工現(xiàn)場臨時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內水流計算速度進行計算確定,且最小管徑不應小于 DN100。A 正確;在建工程的臨時消防豎管是在建工程室內消防給水的干管,消防豎管在檢修或接長時,應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確保有一根消防豎管正常工作。當建筑封頂時,應將兩條消防豎管連接成環(huán)。消防豎管的管徑應根據在建工程臨時消防用水量、豎管內水流計算速度進行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 DN100。BC 正確;建筑高度大于 50m 或者體積大于 50000m³,室內消防用水量為 15L/s。D 錯誤。
20.某建筑高度 60m 的辦公樓,其屋面外保溫系統(tǒng)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
A、A
B、B1
C、B2
D、B3
答案:C
解析:6.7.10 建筑的屋面外保溫系統(tǒng),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 1.00h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 1.00h 時,不應低于 B1 級。采用 B1、B2級保溫材料的外保溫系統(tǒng)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 10mm。該建筑為一類高層,屋頂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1.5h,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普通解析:6.7.10 建筑的屋面外保溫系統(tǒng),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 1.00h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 1.00h 時,不應低于 B1 級。采用 B1、B2 級保溫材料的外保溫系統(tǒng)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 10mm。該建筑為一類高層,屋頂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1.5h,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2 級。
二、多選題
1.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某工業(yè)區(qū)進行消防監(jiān)督檢查時發(fā)現(xiàn)該工業(yè)區(qū)多家廠房和倉庫的耐火等級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獲取的下列信息中,正確的是( )。
A、某建筑高度為 25m 的五層瀝青加工廠房,耐火等級為三級
B、某建筑高度為 15m 的三層圖書儲存?zhèn)}庫,耐火等級為三級
C、某單獨建造的建筑面積為 300m2 的單層氧氣站,耐火等級為三級
D、某總蒸發(fā)量為 4t/h 的燃煤鍋爐房,耐火等級為三級
E、某糧食筒倉,耐火等級為三級
答案:BCD
解析:根據《建規(guī)》3.2.2,高層廠房,甲、乙類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建筑面積不大于 300m2 的獨立甲、乙類單層廠房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A 選項錯誤、C 選項正確;據 3.2.7,高架倉庫、高層倉庫、甲類倉庫、多層乙類倉庫和儲存可燃液體的多層丙類倉庫,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單層乙類倉庫,單層丙類倉庫,儲存可燃固體的多層丙類倉庫和多層丁、戊類倉庫,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B 選項正確;根據 3.2.5,鍋爐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為燃煤鍋爐房且鍋爐的總蒸發(fā)量不大于 4t/h 時,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D 選項正確;根據 3.2.8,糧食筒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二級耐火等級的糧食筒倉可采用鋼板倉。糧食平房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二級耐火等級的散裝糧食平房倉可采用無防火保護的金屬承重構件,E 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 BCD。普通解析:根據《建規(guī)》3.2.2,高層廠房,甲、乙類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建筑面積不大于 300m2 的獨立甲、乙類單層廠房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A 選項錯誤、C 選項正確;據 3.2.7,高架倉庫、高層倉庫、甲類倉庫、多層乙類倉庫和儲存可燃液體的多層丙類倉庫,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單層乙類倉庫,單層丙類倉庫,儲存可燃固體的多層丙類倉庫和多層丁、戊類倉庫,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B 選項正確;根據 3.2.5,鍋爐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為燃煤鍋爐房且鍋爐的總蒸發(fā)量不大于 4t/h 時,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D 選項正確;根據 3.2.8,糧食筒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二級耐火等級的糧食筒倉可采用鋼板倉。糧食平房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二級耐火等級的散裝糧食平房倉可采用無防火保護的金屬承重構件,E 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 BCD。
2.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在對某區(qū)域建筑工程總平面布局消防設計圖進行審查時,獲取的下列信息中,正確的是( )。
A、某高層寫字樓的裙房,耐火等級為一級,與某三級耐火等級的多層商店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 8m
B、某高層住宅與三級耐火等級的單層餐飲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 10m
C、兩座高層公共建筑通過底部的建筑物相連,其上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 13m
D、兩座相鄰的多層公共建筑,耐火等級均為二級,相鄰外墻為不燃性墻體且無外露的可燃性屋檐,外墻上未開設門窗洞口,其防火間距為 5m
E、兩座高層公共建筑相鄰較高一面為防火墻,其防火間距為 9m
答案:ACDE
解析:根據《建規(guī)》,一級耐火等級的裙房與三級耐火等級的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7m,A 選項正確;高層民用建筑與三級耐火等級單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11m,B 選項錯誤;根據 5.2.2-6,相鄰建筑通過連廊、天橋或底部的建筑物等連接時,其間距不應小于本表的規(guī)定,兩座高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13m,C 選項正確;根據 5.5.2-1,相鄰兩座單、多層建筑,當相鄰外墻為不燃性墻體且無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墻上無防火保護的門、窗、洞口不正對開設且該門、窗、洞口的面積之和不大于外墻面積的 5%時,其防火間距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減少 25%,一級耐火等級的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6m,當符合上述條件時,可減少 25%,即可以減少至 6×(1-0.25)=4.5m,D 選項正確;兩座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高出相鄰較低一座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屋面15m 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E 選項正確。本題答案為 ACDE。普通解析:根據《建規(guī)》,一級耐火等級的裙房與三級耐火等級的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7m,A 選項正確;高層民用建筑與三級耐火等級單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1m,B 選項錯誤;根據 5.2.2-6,相鄰建筑通過連廊、天橋或底部的建筑物等連接時,其間距不應小于本表的規(guī)定,兩座高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13m,C 選項正確;根據5.5.2-1,相鄰兩座單、多層建筑,當相鄰外墻為不燃性墻體且無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墻上無防火保護的門、窗、洞口不正對開設且該門、窗、洞口的面積之和不大于外墻面積的5%時,其防火間距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減少 25%,一級耐火等級的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6m,當符合上述條件時,可減少 25%,即可以減少至 6×(1-0.25)=4.5m,D選項正確;兩座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高出相鄰較低一座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屋面 15m 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E 選項正確。本題答案為ACDE。
3.下列關于滅火器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配置單元配置的不同類型滅火器,其滅火劑類型應屬于不相容的滅火劑
B、每個配置單元內滅火器數(shù)量不得多于 5 具,每個設置點滅火器數(shù)量不宜少于 2 具
C、滅火器配置點設在明顯、便于滅火器取用,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的地點
D、滅火器的設置應保證配置場所的任一點都在滅火器設置點的保護范圍內
E、滅火器的滅火級別要滿足設計文件的要求,并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答案:CDE
解析:同一配置單元配置的不同類型滅火器,其滅火劑類型不屬于不相容的滅火劑,A 選項錯誤。每個配置單元內滅火器數(shù)量不得少于 2 具,每個設置點滅火器數(shù)量不宜多于 5 具 B錯誤。本題答案為 CDE。
普通解析:同一配置單元配置的不同類型滅火器,其滅火劑類型不屬于不相容的滅火劑,A選項錯誤。每個配置單元內滅火器數(shù)量不得少于 2 具,每個設置點滅火器數(shù)量不宜多于 5具 B 錯誤。本題答案為 CDE。
4.下列建筑的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的是( )。
A、高度 24m,共 6 層的醫(yī)院住院樓,其疏散樓梯間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
B、高度 20m,共 6 層的辦公樓,其疏散樓梯間與內走道直接相連
C、高度 15m,共 4 層的綜合樓,首層和二層是商場,三層和四層是 KTV
D、建筑高度 22m 的單元式住宅樓,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
E、建筑高度 18m 的單元式住宅樓,其疏散樓梯與電梯井相鄰布置
答案:BCE
解析:采用封閉樓梯間的: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下列多層公共建筑,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A 錯誤),均應采用封閉樓梯間:1、醫(yī)療建筑、旅館、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設置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的建筑;3、商店、圖書館、展覽建筑、會議中心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筑(C 正確);4、6 層及以上的其他建筑(B正確)。對于住宅建筑:不大于 21m 的住宅用敞開樓梯間;與電梯井相鄰布置的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仍可用敞開樓梯間(E 正確)。建筑高度大于 21m,不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采用敞開樓梯間(D 錯誤)。
普通解析:采用封閉樓梯間的: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下列多層公共建筑,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A 錯誤),均應采用封閉樓梯間:1、醫(yī)療建筑、旅館、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設置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的建筑;3、商店、圖書館、展覽建筑、會議中心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筑(C 正確);4、6 層及以上的其他建筑(B 正確)。對于住宅建筑:不大于 21m 的住宅用敞開樓梯間;與電梯井相鄰布置的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仍可用敞開樓梯間(E 正確)。建筑高度大于 21m,不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采用敞開樓梯間(D 錯誤)。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中,雨淋閥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的有( )。
A、雨淋閥組可采用電動開啟、傳動管開啟或手動開啟,開啟控制裝置的安裝應安全可靠,水傳動管的安裝應符合濕式系統(tǒng)有關要求
B、預作用系統(tǒng)雨淋閥組后的管道若需充氣,其安裝應按干式報警閥組有關要求進行
C、雨淋閥組的觀測儀表和操作閥門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便于觀測和操作
D、雨淋閥組手動開啟裝置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在發(fā)生火災時應能安全開啟和便于操作
E、壓力表應安裝在靠近雨淋閥的系統(tǒng)側
答案:ABCD
解析:雨淋閥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雨淋閥組可采用電動開啟、傳動管開啟或手動開啟,開啟控制裝置的安裝應安全可靠。水傳動管的安裝應符合濕式系統(tǒng)有關要求。2 預作用系統(tǒng)雨淋閥組后的管道若需充氣,其安裝應按干式報警閥組有關要求進行。3 雨淋閥組的觀測儀表和操作閥門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便于觀測和操作。4 雨淋閥組手動開啟裝置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在發(fā)生火災時應能安全開啟和便于操作。5 壓力表應安裝在雨淋閥的水源一側。
普通解析:雨淋閥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雨淋閥組可采用電動開啟、傳動管開啟或手動開啟,開啟控制裝置的安裝應安全可靠。水傳動管的安裝應符合濕式系統(tǒng)有關要求。2 預作用系統(tǒng)雨淋閥組后的管道若需充氣,其安裝應按干式報警閥組有關要求進行。3 雨淋閥組的觀測儀表和操作閥門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便于觀測和操作。4 雨淋閥組手動開啟裝置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在發(fā)生火災時應能安全開啟和便于操作。5 壓力表應安裝在雨淋閥的水源一側。
6.某建筑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使消防泵控制柜處于自動狀態(tài),檢測消防泵聯(lián)動控制功能,能啟動消防泵的操作有( )。
A、使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狀態(tài),斷開壓力開關與消防泵控制柜的控制連接線,在沒有任何火災報警信號的情況下,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壓力開關動作
B、使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手動狀態(tài),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壓力開關動作
C、使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手動狀態(tài),斷開壓力開關與消防泵控制柜的控制連接線,使末端試水裝置所在防火分區(qū)內的一只感煙火災探測器報警,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壓力開關動作
D、使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狀態(tài),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壓力開關動作
E、使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狀態(tài),斷開壓力開關與消防泵控制柜的控制連接線,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壓力開關動作,在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上手動操作啟動消防泵
答案:BDE
解析:GB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第 4.2.1 條第 1 款規(guī)定:濕式系統(tǒng)聯(lián)動控制方式,應由濕式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作為觸發(fā)信號,直接控制啟動噴淋消防泵,聯(lián)動控制不應受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tài)影響”,AC 斷開壓力開關與水泵控制柜時,信號無法到水泵控制柜所以啟動不了而 BD 不管是聯(lián)動控制器在手動還是自動都要能啟,所以能啟。E 水泵控制柜啟動按鈕與手動控制盤有硬連接,所以斷開壓力開關也能啟。普通解析:GB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第 4.2.1 條第 1 款規(guī)定:濕式系統(tǒng)聯(lián)動控制方式,應由濕式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作為觸發(fā)信號,直接控制啟動噴淋消防泵,聯(lián)動控制不應受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tài)影響”,AC 斷開壓力開關與水泵控制柜時,信號無法到水泵控制柜所以啟動不了而 BD 不管是聯(lián)動控制器在手動還是自動都要能啟,所以能啟。E 水泵控制柜啟動按鈕與手動控制盤有硬連接,所以斷開壓力開關也能啟。
7.某寒冷地區(qū)醫(yī)院病房樓,樓高 40m,共 12 層,現(xiàn)對其高位消防水箱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以下情況,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有( )。
A、該水箱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在屋頂露天設置,水箱的人孔和閥門均采取了鎖具保護措施,水箱有效容積為 50m3
B、該水箱采用出水管喇叭口,未采用旋流防止器,當水箱處于最低有效水位時,出水管喇叭口的淹沒深度為 500mm
C、該水箱采用管徑為 DN40 的進水管,經充水測試,為該水箱充滿水共耗時 7.5h
D、該水箱有一面外壁安裝有管道,這一面外壁與該建筑通至屋面樓梯間的外墻之間的距離是 1.2m,沒有安裝管道的一面外壁距離樓頂女兒墻的距離是 0.8m,其他兩面外壁與建筑本體墻面相隔較遠
E、該水箱的進水管設置在溢流水位上方,進水管管口的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為 mm,溢流管的直徑為 DN80
答案:ABE
解析:高位消防水箱可采用熱浸鍍鋅鋼板、鋼筋混凝土、不銹鋼板等建造。高位水箱在屋頂露天設置時,水箱的人孔以及進出水管的閥門等應采取鎖具或閥門箱等保護措施。嚴寒、寒冷等動機冰凍地區(qū)的消防水箱應設置在消防水箱間內,其他地區(qū)宜設置在室內,當必須在屋頂露天設置時,應采取防凍隔熱等安全措施。A 不符合。
未采用旋流防止器,出水管喇叭口的淹沒深度不能低于 600mm 。B 不符合。
進水管的管徑應滿足消防水箱 8h 充滿水的要求,但管徑不應小于 DN32,進水管宜設置液位閥或浮球閥(C 符合)。
高位消防水箱外壁與建筑本體結構墻面或其他池壁之間的凈距離:無管道的側面,凈距離不宜小于 0.7m,安裝有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 1.0m(D 符合)。
進水管應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進水管口的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應等于進水管管徑,但最小不應小于 100mm,最大不應大于 150mm。溢流管的直徑不應小于進水管管徑的 2 倍,且不應小于 DN100(E 不符合)。
普通解析:高位消防水箱可采用熱浸鍍鋅鋼板、鋼筋混凝土、不銹鋼板等建造。高位水箱在屋頂露天設置時,水箱的人孔以及進出水管的閥門等應采取鎖具或閥門箱等保護措施。嚴寒、寒冷等動機冰凍地區(qū)的消防水箱應設置在消防水箱間內,其他地區(qū)宜設置在室內,當必須在屋頂露天設置時,應采取防凍隔熱等安全措施。A 不符合。未采用旋流防止器,出水管喇叭口的淹沒深度不能低于 600mm 。B 不符合。
進水管的管徑應滿足消防水箱 8h 充滿水的要求,但管徑不應小于 DN32,進水管宜設置液位閥或浮球閥(C 符合)。
高位消防水箱外壁與建筑本體結構墻面或其他池壁之間的凈距離:無管道的側面,凈距離不宜小于 0.7m,安裝有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 1.0m(D 符合)。
進水管應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進水管口的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應等于進水管管徑,但最小不應小于 100mm,最大不應大于 150mm。溢流管的直徑不應小于進水管管徑的 2 倍,且不應小于 DN100(E 不符合)。
8.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施工布線過程中,當采用線槽敷設時,應在下列哪些部位設置吊點或支點( )。
A、線槽始端、終端
B、距接線盒 0.5m 處
C、線槽轉角或分支處
D、直線段不大于 2m 處
E、線槽接頭處
答案:ACE
解析:線槽敷設時,應在下列部位設置吊點或支點:1 線槽始端、終端及接頭處;2 距接盒 0.2m 處;3 線槽轉角或分支處;4 直線段不大于 3m 處。普通解析:線槽敷設時,應在下列部位設置吊點或支點:1 線槽始端、終端及接頭處;2 距接線盒 0.2m 處;3 線槽轉角或分支處;4 直線段不大于 3m 處。
多選題 5 個選項 題干:消防設施施工安裝、竣工驗收及驗收技術檢測等原始技術資料應長期保存,其他資料的保存年限應符合規(guī)定。下列哪些資料的存檔時間應不少于 5 年( )。
A、《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表》
B、《建筑消防設施巡查記錄表》
C、《建筑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
D、《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計劃表》
E、《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記錄表》
答案:CDE
解析:消防設施施工安裝、竣工驗收及驗收技術檢測等原始技術資料應長期保存!断揽刂剖抑蛋嘤涗洷怼泛汀督ㄖ涝O施巡查記錄表》的存檔時間不少于 1 年;《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記錄表》《建筑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計劃表》《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記錄表》的存檔時間不少于 5 年。
普通解析:消防設施施工安裝、竣工驗收及驗收技術檢測等原始技術資料應長期保存!断揽刂剖抑蛋嘤涗洷怼泛汀督ㄖ涝O施巡查記錄表》的存檔時間不少于 1 年;《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記錄表》《建筑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計劃表》《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記錄表》的存檔時間不少于 5 年。
9.某通信機房,層高 4.0m,設置有 A、B 兩套管網七氟丙烷全淹沒氣體滅火系統(tǒng)。下列關于該氣體滅火系統(tǒng)的檢查結論中,正確的有( )。
A、噴頭安裝在距離頂板 0.2m 處
B、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 72 小時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按系統(tǒng)原儲存量的 100%設置備用量,符合規(guī)范要求
C、因防護區(qū)不存在外墻,防護區(qū)內泄壓口設在與走廊相隔的內墻上,安裝高度位于距離頂板 1.0m,符合規(guī)范要求
D、兩套系統(tǒng)分別設置啟動裝置,符合規(guī)范要求
E、A 集流管上的兩個七氟丙烷儲存容器規(guī)格及充裝壓力分別為 90L、4.2MPa 和 70L、4.2MPa,
符合規(guī)范要求
答案:ABC
解析:3.1.13 噴頭宜貼近防護區(qū)頂面安裝,距頂面的最大距離不宜大于 0.5 m。 A 正確。
3.1.7 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 72 小時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tǒng)原儲存量的 100%設置備用量。B 正確。
3.2.7 防護區(qū)應設置泄壓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tǒng)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qū)凈高的 2/3 以上。
3.2.8 防護區(qū)設置的泄壓口,宜設在外墻上。泄壓口面積按相應氣體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定計算。防護區(qū)存在外墻的,就應該設在外墻上;防護區(qū)不存在外墻的,可考慮設在與走廊相隔的內墻上。C 正確。
3.1.10 同一防護區(qū),當設計兩套或三套管網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tǒng)啟動裝置必須共用。各管網上噴頭流量均應按同一滅火設計濃度、同一噴放時間進行設計。D 錯誤。
3.1.9 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guī)格、充壓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E 錯誤。普通解析:3.1.13 噴頭宜貼近防護區(qū)頂面安裝,距頂面的最大距離不宜大于 0.5 m。 A 正確。
3.1.7 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 72 小時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tǒng)原儲存量的 100%設置備用量。B 正確。
3.2.7 防護區(qū)應設置泄壓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tǒng)的泄壓口應位于防護區(qū)凈高的 2/3 以上。
3.2.8 防護區(qū)設置的泄壓口,宜設在外墻上。泄壓口面積按相應氣體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定計算。防護區(qū)存在外墻的,就應該設在外墻上;防護區(qū)不存在外墻的,可考慮設在與走廊相隔的內墻上。C 正確。
3.1.10 同一防護區(qū),當設計兩套或三套管網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tǒng)啟動裝置必須共用。各管網上噴頭流量均應按同一滅火設計濃度、同一噴放時間進行設計。D 錯誤。
3.1.9 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guī)格、充壓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E 錯誤。
10.下列關于探測器調試的說法中,符合要求的有( )。
A、對于有備品的不可恢復點型火災探測器可抽樣檢查其報警功能
B、紅外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調試時,用減光率為 0.9dB 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發(fā)出故障信號
C、紅外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調試時,用減光率為 11.5dB 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發(fā)出故障信號或火災報警信號
D、通過管路采樣的吸氣式火災探測器調試時,在采樣管最末端采樣孔加入試驗煙,探測器或其控制裝置應在 1min 內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
E、通過管路采樣的吸氣式火災探測器調試時,改變探測器的采樣管路氣流,使探測器處于故障狀態(tài),探測器或其控制裝置應在 s 內發(fā)出故障信號
答案:AC
解析:4.4.2 對于不可恢復的火災探測器應采取模擬報警方法逐個檢查其報警功能,探測器應能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當有備品時,可抽樣檢查其報警功能。A 正確。
4.6.2 用減光率為 0.9dB 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不應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B 錯誤。
4.6.4 用減光率為 11.5dB 的減光片遮擋光路,探測器應發(fā)出故障信號或火災報警信號。C 正確。
4.7.1 在采樣管最末端(最不利處)采樣孔加入試驗煙,探測器或其控制裝置應在 s 內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D 錯誤。
4.7.2 根據產品說明書,改變探測器的采樣管路氣流,使探測器處于故障狀態(tài),探測器或其控制裝置應在 100s 內發(fā)出故障信號。E 錯誤。
二級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在線題庫 |
|
二級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在線題庫 |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