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材料講了一個壓力對人是否有害的問題。文章從六十年代一項有關(guān)壓力的醫(yī)學(xué)研究講起,稱研究的結(jié)果是any major change can be stressful(任何大的變遷都會引起壓力)。文章隨后對這個結(jié)論做了解釋,稱這種大的變遷可以是消極事件,如家人患重。∟egative events like “serious illness of a family member”),但也可以是積極事件,如結(jié)婚等(positive life-changing events, like marriag)。作者由此分析了這項研究的特點,其所涉及的不是如何應(yīng)對壓力,而是壓力的多少問題(it only shows how much you have to deal with)。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說我們現(xiàn)在知道,處理壓力事件的方式會極大地影響人的健康程度(the way you handle these events dramatically affects your chances of staying healthy),暗示后文要對如何應(yīng)對壓力展開論述。
第二段前兩句講到,七十年代初,類似的研究大量出現(xiàn),并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guān)注。這可以說是促成了“如何應(yīng)對壓力”這一問題的答案的產(chǎn)生。一家雜志稱 壓力會引發(fā)疾病,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就是避開壓力事件(If you want to sta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avoid stressful events)。
這家雜志的兩個觀點在作者看來并不正確,作者在后面的兩段里對雜志的觀點進行了反駁。第三段首先反駁的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就是避開壓力事件”這 一觀點。首先,許多壓力事件無法避免,比如所愛之人的去世(like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are impossible to avoid)。第二,回避壓力事件的確會消除困擾,但同時也失去了相應(yīng)的機會(staying away from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trouble)。比如,一個人如果想徹底和壓力絕緣,那他就失去了結(jié)婚、生子、轉(zhuǎn)職、搬遷的機會。
最后一段反駁了“壓力會引發(fā)疾病”的觀點。首先,這一觀點預(yù)設(shè)了一個前提,即我們在逆境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we’re all vulnerable and passiv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這就忽視了人類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事實上,人們在成功應(yīng)對壓力之后,往往會增強身心的活力(Many come through periods of stress with more physical and mental vigor than they had before)。第二,長時期的一成不變、回避挑戰(zhàn),也會使人產(chǎn)生厭倦感,導(dǎo)致身心損傷(can lead to boredom, and physical and metal strain)。
21. C
題目問Holmes-Rahe的醫(yī)學(xué)研究結(jié)果告訴我們什么。
文章對這一研究的說明是在第一段,本題又是第一題,所以答案應(yīng)該在第一段就可找到。
A,你處理重要事件的方式可能會引發(fā)壓力。這一選項應(yīng)該與第一段最后一句有關(guān):And we now know that the way you handle these events dramatically affects your chances of staying healthy,因為這里也出現(xiàn)了“方式”(way)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句出現(xiàn)了now一詞,表示that引導(dǎo)的觀點是如今的想法,而不是六十年的醫(yī)學(xué)研究的成果。
B,為避免壓力應(yīng)如何去做?v觀第一段,沒有出現(xiàn)避免壓力的內(nèi)容。
C,何種事件會引發(fā)壓力。第一段第一句話指出這項研究的結(jié)果是一張壓力事件的清單,言下之意也就是什么事件會引發(fā)壓力。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事件會引發(fā)壓力呢?第二句給出答案:any major change can be stressful,任何大的事件。由此可見,該項研究的結(jié)果恰好告訴了我們C所說的內(nèi)容。
D,如何應(yīng)對人生中的劇烈變化。文中說得很清楚:——does not reflect how you deal with stress—it only shows how much you have to deal with,該研究反映的不是如何應(yīng)對壓力,而是要應(yīng)對多少壓力。
22. A
文章提到七十年代的研究是在第二段。第一句指出相似研究廣泛開展。第二句說明了這些研究的影響: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work and live under stress worried over the reports,這一句和A的表述基本一致。Millions與widespread對應(yīng),worried 和concern對應(yīng),不同的是原文沒有說明壓力是否存在有害影響。Harmful effects的著落在后文可以找到:Stress causes illness,壓力會引發(fā)疾病。這樣的話,A的說法與文章所述完全一致,應(yīng)該選擇A。
www.examw.com
B所說的panic(恐慌)與文中的worry(擔(dān)憂)詞意相距較遠(yuǎn);另外,文中mentally healthy是籠統(tǒng)說法,精神疾病不見得就是mental disorder(精神紊亂)。
C說法在文中沒有提到。
第二段最后一句出現(xiàn)了avoid stressful events,但這是雜志的一項建議,該建議是否被人們廣泛采納在文中沒有說明,不能憑空推理。因此D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