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

      當前位置:考試網 >> 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 >> 銀行資格中級 >> 法律法規(guī) >> 輔導資料 >> 文章內容

      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中級法律法規(guī)輔導資料:人民幣國際化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來源:考試網  [2017年10月28日]  【

        三、人民幣國際化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新增)

        (一)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即人民幣在國際范圍內行使貨幣職能,逐步成為主要的貿易計價結算貨幣、金融交易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

        近幾年,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加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資結算規(guī)模迅速擴大;資本與金融項下人民幣業(yè)務不斷突破。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步伐加快,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已經初具規(guī)模;外經貿領域人民幣計價擴大;貨幣互換協(xié)議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人民幣離岸市場快速發(fā)展;人民幣與外幣直接交易擴大;人民幣開始進入一些國家的外匯儲備。

        (二)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階段(1978--1993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起步。

        這一階段以增強企業(yè)外匯自主權、實行匯率雙軌制為特征。這一階段,外匯管理體制處于由計劃體制開始向市場調節(jié)的轉變過程,計劃配置外匯資源仍居于主導地位,但市場機制萌生和不斷發(fā)育,對于促進吸引外資、鼓勵出口創(chuàng)匯、支持國內經濟建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在《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此后,中國始終堅持這個方向,不斷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第二階段(1994--200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外匯管理體制框架初步確定。

        1994年初,取消外匯留成制度,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從1994年1月1日起,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外匯市場。并軌后的人民幣匯率變動主要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這一階段,我國初步確立了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外匯管理制度框架。

        第三階段(2001年以來),以市場調節(jié)為主的外匯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積極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穩(wěn)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管理,健全國際收支統(tǒng)計監(jiān)測,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外匯管理方式加快從重點管外匯流出轉為流出入均衡管理,逐步建立起資本流動雙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確立了均衡監(jiān)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規(guī)層面明確取消了強制結售匯制度。

        我國現階段匯率政策:

        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考點練習題

        考點 12 人民幣國際化與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6.(單選)(  )后,我國開始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結算的試點。

        A.2009 年 6 月

        B.2009 年 12 月

        C.2010 年 6 月

        D.2010 年 12 月

        【答案】A。解析:2009 年 6 月后,我國開始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結算的試點.擴大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外幣品種,發(fā)展香港等人民幣離岸中心.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

        7.(單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外匯管理體制框架初步確定是在(  )。

        A.1978--1993 年

        B.1994—2000 年

        C.2001—2010 年

        D.2011 年以來

        【答案】B。解析:改革開放以來,在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二階段(1994--2000 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外匯管理體制框架初步確定。

        8.(單選)2008 年新修訂的(  )在行政法規(guī)層面明確取消了強制結售匯制度。

        A.《銀行辦理結售匯業(yè)務管理辦法》

        B.《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調整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管理政策的通知》

        C.《外匯管理條例》

        D.《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銀行掛牌匯價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答案】C。解析:2008 年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確立了均衡監(jiān)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規(guī)層面明確取消了強制結售匯制度。

        9.(多選)改革開放以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起步階段是以(  )為特征的。

        A.增強企業(yè)外匯自主權

        B.實行匯率雙軌制

        C.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D.取消外匯留成制度

        E.外匯管理體制框架初步確立

        【答案】AB。解析:1978--1993 年是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起步階段。這一階段以增強企業(yè)外匯自主權、實行匯率雙軌制為特征。選項 C、D、E 為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第二階段的特征。

        10.(多選)關于我國匯率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有(  )。

        A.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浮動.發(fā)揮匯率的價格信號作用

        B.根據經常項目主要是貿易平衡狀況動態(tài)調節(jié)匯率浮動幅度.發(fā)揮“有管理”的優(yōu)勢

        C.參考一籃子貨幣,從一籃子貨幣的角度看匯率.不片面地關注人民幣與某個單一貨幣的雙邊匯率

        D.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E.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

        【答案】ABCD。解析:目前,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浮動.發(fā)揮匯率的價格信號作用:二是根據經常項目主要是貿易平衡狀況動態(tài)調節(jié)匯率浮動幅度,發(fā)揮“有管理”的優(yōu)勢:三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從一籃子貨幣的角度看匯率.不片面地關注人民幣與某個單一貨幣的雙邊匯率。

      1 2
      責編:examwkk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