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

      當前位置:考試網 >> 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 >> 銀行資格初級 >> 個人理財 >> 個人理財輔導 >> 文章內容

      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個人理財》復習要點:個人理財業(yè)務活動設計的相關法律

      來源:考試網  [2016年12月1日]  【

        第七章 個人理財業(yè)務相關法律法規(guī)

        7.1 個人理財業(yè)務活動設計的相關法律

        7.1.1 《中會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個人理財業(yè)務,是指商業(yè)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guī)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yè)化服務活動。

        個人理財業(yè)務中商業(yè)銀行和客戶是兩個平等的民事法律主體。

        《民法通則》是我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guī)定。

        1.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遵循民事法律的資源、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事活動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原則。

        2.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1)公民(自然人)

        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國家的國籍,根據(jù)該國的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

       、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賦予自然人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谧匀蝗说拿袷滦袨槟芰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夠以自己的行為獨立參加民事法律關系、行使民事權利和設定民事義務的資格。根據(jù)自然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作如下分類:

        第一,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第三,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個人理財業(yè)務的客戶應當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以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

        (2)法人①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② 法人的分類

        第一, 企業(yè)法人。第二, 機關法人。第三, 事業(yè)單位法人。第四, 社會團體法人。(3)非法人組織

        3. 民事代理制度:客戶和商業(yè)銀行就是委托和代理關系。

        (1) 代理的基本含義(2)代理的特征(3) 代理的分類:根據(jù)代理權產生的根據(jù)不同,可將代理分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4 ) 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的基礎法律關系一般是委托合同關系。(5) 代理的法律責任(6) 代理的終止

        有下列情形的之一的,委托代理終止:詳見P167.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詳見P167.

        7.1.2 《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理財業(yè)務的合同應當符合《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

        1.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2. 合同的訂立: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3.格式條款合同: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4. 合同無效5. 合同中免責條款的無效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 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6. 可撤銷的合同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7. 合同的履行

        (1)當事人應當在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2)合同履行的抗辯權,

        第一,同時履行抗辯權第 二,先履行抗辯權 第三,不安抗辯權

        8.違約責任

        (1)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時,對另一方當事人所應承擔的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2)承擔形式主要有:①違約金責任;②賠償損失;③強制履行;④定金責任;⑤采取補救措施。

        7.1.3《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

        《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于199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03年12月27日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名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的決定》。

        《商業(yè)一行發(fā)》共分九章!渡虡I(yè)銀行法》是跳幀商業(yè)銀行的組織及其業(yè)務活動的法律。

        1. 商業(yè)銀行的組織形式

        商業(yè)銀行是依《商業(yè)銀行法》和《公司法》這里的吸收公眾存款、發(fā)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yè)務的企業(yè)法人。

        商業(yè)銀行的組織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第二種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撥付給分支機構的營運資金額的總和,不得超過商業(yè)銀行總行資本金額的60%;商業(yè)銀行的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總行對其分支機構實行全行統(tǒng)一核算,統(tǒng)一調度資金,分級管理的財務制度。

        2. 商業(yè)銀行的經營原則

        商業(yè)銀行在經營活動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1)“三性”原則,級安全性原則、流動性原則和效益性原則。

        第一, 安全性原則:安全性原則是指商業(yè)銀行所作的任何資產業(yè)務須以安全為第一要旨。

        第二, 流動性原則:流動性原則是指商業(yè)銀行的資產應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適應銀行的支付能力。

        第三, 效益性原則:效益型原則是指商業(yè)銀行在開展放款業(yè)務和投資業(yè)務時須仔細核算銀行利潤。

        (2)業(yè)務往來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3)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的原則。

        (4)公平競爭原則。(5)嚴格貸款的資信擔保、依法按期收回貸款本息原則。

        3. 商業(yè)銀行的主要業(yè)務

        商業(yè)銀行不得從事證券和信托業(yè)務。

        商業(yè)銀行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業(yè)務:詳見P173.

        商業(yè)銀行的以上業(yè)務,按資金來源和用途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負債業(yè)務,即商業(yè)銀行通過一定的形式組織

        即商業(yè)銀行通過一定的形式組織資金來源的業(yè)務。

        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fā)放金融債券、從事同業(yè)拆借等,其中吸收公眾存款是最主要的負債業(yè)務。

        (2)資產業(yè)務,即商業(yè)銀行運用其積聚的貨幣資金從事各種信用活動的業(yè)務。

        (3)中間業(yè)務,即商業(yè)銀行并不運用自己的資金,而代理客戶承辦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項并從中收取手續(xù)費的業(yè)務。

        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yè)務就是經國務院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的一項銀行中間業(yè)務。

        4. 違反《商業(yè)銀行法》的法律責任

        (1) 侵犯存款人利益的法律責任(2) 商業(yè)銀行違反有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法律責任(3) 商業(yè)銀行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應承擔的責任

        7.1.4 《人民共和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

        《人民共和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于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國務院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機構依法負責對全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及其業(yè)務活動進行監(jiān)督管理。

        《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的調整對象是全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及其業(yè)務活動。

        《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共分六章,分別為:總則、監(jiān)督管理機構、監(jiān)督管理職責、監(jiān)督管理措施、法律責任和附則。

        1、 監(jiān)管目標

        一是促進銀行業(yè)的合法、穩(wěn)健運行,維護公眾對銀行業(yè)的信心;二是保護銀行來公平競爭,提高銀行業(yè)競爭能力。

        2、 監(jiān)管措施

        銀行業(yè)監(jiān)督措施主要有:

        (1)要求銀行金融機構報送報表、資料(2)現(xiàn)場檢查(3)與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高管人員談話制度

        (4)責令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依法披露信息(5)對違規(guī)行為進行處理、處罰

        (6)對有信用危機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實行接管或者重組(7)對有嚴重違法經營、經營管理不善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予以撤銷(8)查詢、申請凍結有關機構及人員的帳戶

        7.1.5 《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概述:《證券法》調整證券發(fā)行、交易、監(jiān)管等活動中的經濟關系,共分十二章

        2、基本原則

        (1)分開、公平、公正原則(2)自愿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3)合法原則(4)分業(yè)經營、分業(yè)管理的原則(5)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原則(6)國家集中統(tǒng)一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相結合的原則

        3、證券機構

        (1)證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設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1991年7月設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家證券交易所。

        (2)證券公司(3)證券登記結算機構(4)證券交易服務機構(5)證券業(yè)協(xié)會(6)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

        4、證券交易的有關規(guī)定

        (1)限制和禁止的證券交易行為的一般規(guī)定。

        (2)禁止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

        《證券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人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發(fā)行人的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發(fā)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由于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于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fā)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人。

        內幕信息是指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

        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最影響的重大事件包括:共12條詳見教材P183至P184。

        (3)禁止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

        所謂操縱市場,是指少數(shù)人以獲取利益或者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其資金、信息等優(yōu)勢或者濫用職權,影響證券市場價格,制造證券市場假象,誘導或者致使普通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作出證券投資決定,擾亂證券市場秩序的行為。

        (4)禁止欺詐客房行為。

        禁止證券公司及其從業(yè)人員從事下列損害客戶利益的欺詐行為:

       、龠`背客戶的委托為其買賣證券;②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③挪用客戶所委托買賣的證券或者客戶賬戶上的資金;④未經客戶的委托,擅自為客戶買賣證券,或者假借客戶的名義買賣證券;

        ⑤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⑥利用傳播媒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信息;⑦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表示,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欺詐客戶行為給客戶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5)禁止虛假陳述和信息誤導行為

        一是虛假陳述行為二是編造并傳播虛假信息

        (6)禁止的其他行為

       、俳狗ㄈ朔欠ɡ盟速~戶從事證券交易;禁止法人出借自己或者他人的證券戶。

        ②依法拓寬資金入市渠道,禁止資金違規(guī)流入股市。③禁止任何人挪用公款買賣證券。

        5、客戶交易結算賬戶管理

        客戶交易結算賬戶是指存管銀行為每個投資者開立的,管理投資者用于證券買賣用途的交易結算資金存管專戶。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以形式挪用客戶的交易結算資金和證券。

        6、違反《證券法》的法律責任

        《證券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三類:

        (1)發(fā)行人擅自發(fā)行證券民事責任(2)虛假陳述的民事責任(3)內幕交易的民事責任(4)操縱市場行為的民事責任

        7.1.6《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1、基本內容

        《證券投資基金法》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證券投資基金法》對證券投資基金的性質、地位、基金財產、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基金的募集、封閉式基金的份額交易、開放式基金份額的申購與贖回、基金的投資運作與信息披露、基金合同的變更終止與財產清算、基金份額持有人權利與持有人大會、法律責任等內容作了全面規(guī)定。

        《證券投資基金法》共分十二章

        2、和個人理財業(yè)務相關的重要法條內容

        (1)證券投資基金概念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fā)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財產,由基金托管人(商業(yè)銀行)托管,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基金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證券投資基金是由專家運作、管理并專門投資于證券市場的基金。

        第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投資者是通過購買基金而間接投資于證券市場的。

        第三,證券投資基金具有投資小、費用低的優(yōu)點。第四,證券投資基金具有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好處。

        第五,流動性強。

       、倩鸸芾砣

        基金管理人是負責基金的具體投資操作和日常管理的機構。

        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詳教材P190。

       、诨鹜泄苋

        基金托管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安全保管基金財產;(二)按照規(guī)定開設基金財產的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

        (三)對所托管的不同基金財產分別設置賬戶,確;鹭敭a完整與獨立;

        (四)保存基金托管業(yè)務活動的記錄、賬冊、報表和其他相關資料;

        (五)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根據(jù)基金管理人的投資指令,及時辦理清算、交割事宜;

        (六)辦理與基金托管業(yè)務有關的信息披露事項;(七)對基金財務會計報告、中期和年度基金報告出具意見;(八)復核、審查基金管理人計算的基金資產凈值和基金份額申購、贖回價格;

        (九)按照規(guī)定召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十)按照規(guī)定監(jiān)管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

        (十一)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職責。

       、刍鸱蓊~持有人

        基金投資者即基金份額持有人,通過購買基金管理公司發(fā)行的基金份額,按其所持基金份額享受收益和承擔風險。

        基金份額持有人享有下列權利:詳見教材P192。

       、芑鸷贤

        基金合同就是指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投資者設立投資基金而訂立的用以明確基金當事人各方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書面法律文件。

        基金合同應當包括下列內容:詳教材P193。

        (2)基金的分類 基金分為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或者其他方式基金。(3)募集基金

        基金管理人依照本法發(fā)售基金份額,募集基金,應當向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報告;(二)基金合同草案;(三)基金托管協(xié)議草案;(四)招募說明書草案;

        (五)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資格證明文件;(六)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最近三年或者成立以來的財務會計報告;(七)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

        基金招募說明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基金募集申請的核準文件名稱和核準日期;(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基本情況;

        (三)基金合同和基金托管協(xié)議的內容摘要;(四)基金份額的發(fā)售日期、價格、費用和期限;

        (五)基金份額的發(fā)售方式、發(fā)售機構及登記機構名稱;(六)出具法律意見書的律師事務所和審計基金財產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和住所;(七)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報酬及其他有關費用的提取、支付方式與比例;(八)風險警示內容;(九)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內容。

        基金募集申請經核準后,方可發(fā)售基金份額。

        (4)基金份額的交易

        基金份額上市交易,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基金的募集符合本法規(guī)定;(二)基金合同期限為五年以上;(三)基金募集金額不低于二億元人民幣;(四)基金份額持有人不少于一千人;(五)基金份額上市交易規(guī)則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證券交易所終止其上市交易,并報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備案:

        (一)不再具備本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的上市交易條件;(二)基金合同期限屆滿;(三)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定提前終止上市交易;(四)基金合同約定的或者基金份額上市交易規(guī)則規(guī)定的終止上市交易的其他情形。

        (5)基金份額的申購與贖回

        ①基本概念

        基金份額申購,是指投資人按照基金份額申購價格,申請購買基金管理人管理的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基金份額贖回,是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照基金份額贖回價格,要求基金管理人購回其所持有的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

       、诨鹕曩徻H回的價格

        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價格,依據(jù)申購、贖回日基金份額凈值加、減有關費用計算。

        (6)基金的運作與信息披露

       、倩鹭敭a②應當公開披露的信息

        公開披露的基金信息包括:以下十一條信息詳見教材P198。(7)法律責任

        7.1.7 《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于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2002年10月28日通過《關于修改《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保險法》的調整對象是保險組織和保險行為,共分八章。

        1、保險合同

        (1)保險合同概述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 保險合同分為財產保險合同和人身保險合同。

        (2)保險合同的訂立

       、俦kU合同的內容

        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下列事項:詳細見教材P201。

       、谟喠⒈kU合同時的告知義務

        投保人故意隱瞞事實,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或者因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3)保險合同的履行

        保險合同的履行,是指保險合同生效后,合同主體全面、適當完成各自承擔的約定義務的行為。

       、偻侗H、被保險人的義務②保險人的義務③保險的理賠與索賠

        《保險法》就索賠與理賠的程序作了如下規(guī)定:

        第一,出險通知。第二,提供索賠單證。第三核定賠償。

        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有關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額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④保險的索賠時效

        人壽保險的索賠時效為自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其他保險的索賠時效為自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二年。

        2、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定義

        保險代理人是根據(jù)保險人的委托,向保險人收取代理手續(xù)費,并在保險人授權的范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yè)務的單位或者個人。

        保險經紀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并依法收取傭金的單位。(2)《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3)代理人、經紀人的職業(yè)許可

        7.1.8 《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1、基本內容

        信托當事人的當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人民共和國信托法》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信托法》的調整對象是信托關系,其范圍涵蓋了民事信托、營業(yè)信托、公益信托。共分為七章。

        2、與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相關的內容

        (1)關于委托人權利和義務(2)關于受托人權利和義務(3)關于受益人權利和義務

        7.1.9 《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人民共和國》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 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與個人理財業(yè)務相關的重要法條

        (1)個人所得稅納義務人(2)個人所得稅對象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和稅:如下列十一條詳教材P209.

        (3)免納和減征個人所得稅的個人收項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詳教材P210.

        (4)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7.1.10 《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1、《物權法》的基本內容

        《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分五編十九章,對物權的設立、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等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于2007年10月1 日開始施行。

        《物權法》是一部明確物的歸屬,保護物權,充分發(fā)揮物的效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

        2、和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相關的內容

        (1)不動產登記管理(2)動產的交付管理(3)擔保物權(4)抵押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以招標、拍賣、分開協(xié)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運輸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guī)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四)所有權、使用權有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jiān)管的財產;(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數(shù)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shù)量、狀況、所在地、所有權歸屬或者使用權歸屬;(四)擔保的范圍;

        (5)質押 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閱質權合同。

        質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shù)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三)質押財產的名稱、數(shù)量、質量、狀況;(四)擔保的范圍;(五)質押財產交付的時間。

        (6)留置

      責編:liujianting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